书法家、诗人《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张旭,字伯高,吴郡(今江苏苏州)人。曾为常熟尉、金吾长史,世称“张长史”。工书,精通楷法,草书最为知名,相传往往大醉后呼喊狂走,然后落笔,世呼为“张颠”。能诗,长于七绝。其写景诗句,以意境幽深、构思精巧见长。唐代书法家、诗人。《全唐诗》存其诗六首。

桃花源诗并记原文_桃花源记诗歌_桃花源记诗歌

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桃花源记诗歌_桃花源诗并记原文_桃花源记诗歌

这首诗以桃花源为背景,描写了自己去寻找桃花源的这么一个过程,委婉地表达出了自己内心的一种忧愁。

桃花源诗并记原文_桃花源记诗歌_桃花源记诗歌

前两句“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由远及近,描绘出一幅幽深、神秘,朦胧的仙境。前句由远外落笔,放眼望去:深山野谷,云烟缭绕,迷离恍惚;透过云烟望去,那横跨山溪之上的长桥,忽隐忽现,似有似无,恍若在虚空里飞腾。一个“隔”字,使两种景物交相映衬,透出一种朦胧之美。后句把镜头移近,水中露出嶙峋岩石,如岛如屿(石矶);那飘流着片片落花的溪上,有渔船在轻摇,景色清幽明丽。一个“问”字,使画卷活了起来,既见山水之容光,又见人物之情态。

桃花源诗并记原文_桃花源记诗歌_桃花源记诗歌

后两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由实及虚,由桃花而联想到那个心目中的世外桃源。前句“随流水”三个字,形象地描绘出桃树上的桃花瓣被风吹落了,落掉到了水中,整天随着流水流淌的实景,由此想象一定是从桃花源流出来的。后句明知故问,寓意深远:一方面表达了诗人向往世外桃源的急切心理,另一方面表露出诗人感到理想境界渺茫难求的怅惘心境。

桃花源记诗歌_桃花源记诗歌_桃花源诗并记原文

全诗构思巧妙,笔触传神,情景交融,犹如他的书法作品一样,写得行云流水,创造了一个饶有画意、充满情趣的幽深境界,读来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