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的清初诗坛

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

一、清初诗坛

(一)特色

古典诗歌在唐已达高峰,在宋又另辟蹊径,形成唐诗、宋诗两大范型。元明诗歌紧随其后,缺少开拓,而清诗则把中国诗歌的传统精神和古典审美特征再次发扬光大。清诗,从内容到形式、从数量到质量,都超过元明而上追唐宋。清代诗人不满于元诗的绮弱、明诗的复古和轻浅等弊病,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的长处,刻意创新,并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使诗坛呈现繁荣景象。

(1)数量巨大。清代的诗人数量超过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徐世昌《晚晴 诗汇》中收录的诗人达6l00之多,与《全唐诗》收录的2300多人比,几乎是它的三倍。诗作达27600多首。

(2)流派众多。清初有爱国派,尊唐派,宗宋派,神韵派;清中叶有格调派,肌理派,性灵派。各派主张不同,诗风各异。

(3)诗体发展。清诗的叙事功能较前代有了较大的开拓。大量的新型乐府体、五七言体等长篇叙事诗的出现,克服了我国长期以来诗歌偏尚抒情而叙事相对薄弱的缺陷。还出现了各种诗体的组诗,记事、抒情、写景,挥洒自如,规模宏大为“有诗以来所未有”。

(4)两大审美特色。一是重实;二是感伤。“重实”原于明清易代鼎革重创下的文人心态的被迫收敛;“感伤”原于民族耻辱和个人情怀的压抑。前者看重宋诗的淳实,后者崇尚唐诗的缠绵,但清诗的宗唐宗宋并不像明仁那么绝对,而是显出包容的胸怀,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并非水火不容。

(二)分期

清初八十年,诗歌的发展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各四十年左右。

前期诗人,按照他们的生活道路、政治态度,大致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类。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诗中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入仕诗人则多游移于个人出处的尴尬选择中,在诗中更多表现出伤感的情怀。

清初后期的诗人,随着清朝封建政权的日益巩固,在一些新起的诗人作品里,民族感情逐渐淡薄,他们论诗作诗多重形式技巧,喜立派别门户,诗歌内容开始以新的面貌来与现政权取得和谐相处。主要诗人有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其中以王士祯影响最大。

二、清初遗民诗人

清代历史虽然稍微短于明朝,但流传下来的诗歌数量却超过明代很多。仅民国时徐世昌所编的诗歌总集《晚清诗汇》中所收录的诗人就有六千一百多家,诗歌达两万七千六百多首。而整个清代诗人及作品数量则远不止这些。它们不仅超过明代,也远远超过以前历代诗坛。可以说清代是诗人及作品最多的朝代。

在美学风格上,清代诗歌鲜明地表现出重实和感伤这两大审美思潮和特色,这是由于明清改朝换代之变的重创,使清朝初年文人的心态被迫内敛,由明末的汪洋恣肆转变为对现实务实的关注。另一方面,对民族耻辱和个人情怀压抑的深深痛苦,又使得他们的诗歌蒙上了浓重的感伤色彩。这两点在诗歌方面的表现,就是清代诗人分别从宋诗的淳实和唐诗的缠绵中寻找自己艺术上的源泉,因而形成清代诗歌宗唐、宗宋风气并举的局面。不过,清诗的宗唐、宗宋流派不像明代诗歌那样泾渭分明,而是能互相包容、相互渗透。宗唐诗人代表主要有吴伟业、王士禛、赵士信和沈德潜等人。宗宋诗人代表有钱谦益、黄宗羲、朱彝尊、厉鹗和翁方纲等人。

依据清初诗人对清朝政权的不同态度,清初诗人可分为遗民诗人和入仕诗人两大类。遗民诗人主要有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归庄和屈大均等人;入仕诗人主要有钱谦益、吴伟业、施闰章和宋琬等人。这两类诗人由于处境和心态不同,他们的诗歌也形成了不同风格。遗民诗人保持民族气节,对明末清初的战乱和民生疾苦铭刻在心,发之为诗,因而自然流露出关注现实的重实倾向。入仕诗人则更多地徘徊犹豫在个人出处即入仕与隐居的尴尬选择中,因而在诗中较多地表现出伤感的情怀。

清朝入关以后,实行残酷的封建统治和民族压迫,引起了全国人民风起云涌的反抗,各地抗清的武装斗争一直延续了四十年。除明朝的残余势力还在竭力抵抗外,江南一带士大夫的抗清运动前仆后继,壮烈牺牲,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强不屈的民族气节。还有很多明末的遗民虽未参加武装斗争,却始终坚持与清朝不合作的态度,不赴考试,不受官职,宁愿老死于山林岩穴之下。他们中间有不少著名的文人,都亲身经历过巨大的世变,因而在作品中常常反映了那时代的民族斗争,充分表现了不忘故国的思想感情。当然,这些爱国遗民的思想立场主要还是封建主义的,他们抗清的言论或行动基本上是从忠于明王朝出发的。他们不但不和农民军合作,反而诋毁他们,所以没有取得成功。

据卓尔堪《遗民诗》统计,清初遗民诗人有四百多人,作品有三千多首,成就超过了明代,在数量和质量上也超过了南宋遗民诗歌。这些诗歌的共同特点是能够坚持民族气节,揭露清兵暴行,颂扬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很多诗歌表现了人民在明清战乱中的流离之苦和亡国之痛,使诗歌呈现出慷慨悲凉、激昂悲壮的艺术风格。

(一)清初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歌是遗民诗人的作品。以气节高尚而被后世敬仰的是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学者诗人。他们被称为“清初三遗老”、“清初三大思想家”。

顾炎武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

黄宗羲是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其诗歌感情真实,沉著朴素,具有爱国精神和高尚情操。

王夫之博通经学、史学和文学,贡献卓著,受楚辞影响较大。

顾炎武 (1613-1682)

原名绛,明朝灭亡后改名为炎武,字宁人,号亭林,世称亭林先生。为江苏昆山人。早年与归庄一同加入复社。明朝灭亡后,他曾游历山东、河北、山西诸边塞,考察山川形势,又垦荒于雁门之北,作恢复故国的准备。晚年定居于陕西华阴,后来卒于曲沃。顾炎武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学者,著有《亭林诗文集》六卷,现存诗歌四百多首。另有著作《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音学五书》等。

顾炎武痛感明朝灭亡之后,士大夫民族气节丧尽,于是倡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之说,以激发人们的爱国思想和志气。这对于后来汉族人民不断起义反清的革命运动起了很大的影响。后来有人想荐举他修《明史》并应博学鸿儒考试,他都坚决拒绝了。他主张学习以经世致用为本,反对空谈心性。他认为 “ 文须有益于天下 ” ,反对一切神怪无稽、剿袭、佞谀之文。认为言志为诗之本,观民风为诗之用,他赞成白居易 “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 的主张;他说: “ 诗主性情,不贵奇巧 ”( 以上见《日知录》) 。

顾炎武的诗多写国家民族兴亡大事,托物寄兴,吊古伤今,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表现了建立功业、恢复故国的热烈希望。当清兵南下之际,他写了一系列的诗篇。在《精卫》中采用比喻、拟人手法,表达了反清复明的决心,讽刺了屈膝投降者。在《感事》中,对南京拥立新主寄予了莫大的希望: “ 须知六军出,一扫定神州。” 在《京口即事》中,描述史可法督师扬州,把他比作“祖生多意气,击楫正中流 ” 。在《秋山》中,历述江阴、昆山、嘉定等处抗清失败以及被屠杀劫掠的惨状:“一朝长平败,伏尸篇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 他赞扬那些壮烈殉国的 “ 归元贤大夫 ” 和 “ 断脰良家子” ,并以 “ 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 的诗句来鼓励当时东南人民抗敌救亡的决心。杨廷枢、顾咸正、陈子龙、何腾蛟等人坚持抗清,最后不屈而死。顾炎武都写有诗歌来哀悼他们,表扬他们的民族气节。作者常常通过拟古、咏史、游览、即景等题材来抒写他的怀抱。例如《拟唐人五言八韵》六首,以申包胥、班超、诸葛亮、祖逖等杰出爱国人物为题,或悲往事,或明素志,或寓不忘恢复之意,不是泛泛拟古之作。直到晚年他还写了这样的小诗,表示他的志节:“海上雪深时,长空无一雁。平生李少卿,持酒来相劝 ”( 《海上》) 。

顾炎武有着非凡的抱负,他说: “ 生无一锥土,常有四海心 “( 《秋雨》) 。在《范文正公祠》诗中更说: “ 吾欲与公筹大事,到今忧乐恐无穷。” 这显然是指他图谋恢复的计划。他始终抱着恢复故国的希望,绝不灰心:“但有少康生,即是天心在” ,“ 犹看正朔存,未觉江山改 ”(《见隆武四年历》) 。康熙元年,他已五十岁了,还说 “ 路远不须愁日暮,老年终自望河清 ”(《五十初度》) 。“ 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著花 ”( 《又酬傅处士》) 。虽然他十分痛恨吴三桂叛国投敌、为虎作伥的汉奸行径。但当康熙十二年,吴三桂举起反清旗帜时,他在《哭归高士》诗中怀着悲喜交集的心情写道:“ 碧鸡竟长鸣,悲哉君不闻!”

顾炎武生于社会变乱、民族危机严重的时代,由于他敢于正视现实问题,又坚持诗歌创作的现实主义精神,使他的诗具有丰富的历史内容,沉雄悲壮的艺术风格。他反对摹仿,而格调苍凉沉郁,往往接近杜甫,如《海上》、《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等。现举后一首于下: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黄花。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已无家。

顾炎武散文中的记叙文,如《吴同初行状》写吴沆在昆山起义抗清,殉难而死,同时揭露清兵破城时大屠杀的罪恶。《书潘吴二子事》写清朝统治者借 “ 明史 ” 一案对江南文士进行血腥镇压,企图以此来消灭人们的反清意识,潘柽章和吴炎便是其中的牺牲者。以上二篇表扬了他们的民族气节,朴素中具有感人力量。顾炎武的散文不事藻饰,一般都表现了纯朴自然之美。

黄宗羲 (1610-1695)

字太冲,号梨洲,又号南雷,世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参加过复社,反对阉党。明朝灭亡后,他曾组织义兵抗清,还担任过鲁王的监察御史。又先后渡海及走宁波结山寨,坚持抗清斗争。他晚年隐居讲学,专心著述,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家和文学家,著有《黄梨洲诗集》、《南雷文定》、《宋元学案》、《明儒学案》和《明夷待访录》等。

《明夷待访录》为政论集,共分《原君》、《原臣》、《原法》等十三篇,其中《原君》一篇论述了君王应该为天下“兴利”、“释害”,激烈地抨击了封建专制政治,认为封建皇帝把天下当作自己的产业,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乃 “ 天下之大害 ” ,驳斥了小儒盲目忠君的谬论,表现了作者的民主思想。文章托古论今,前后照应,条理分明。《原臣》指出,臣之出仕是 “ 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 ” 。这种民主主义思想是他从明末的现实政治和出死入生的斗争中认识体悟出来的。他熟悉明朝历史掌故,写了很多传记文,表扬了抗敌的民族英雄和爱国的节义之士,前者如十九年坚持斗争的张煌言,后者如十二年保藏义士头颅的陆宇,黄宗羲为他们写墓志,描写极为动人。他的《张南垣传》和《柳敬亭传》是根据吴伟业原文改写的。他写画家张南垣善于造园林假山,匠心独运,天然、逼真。艺人柳敬亭说书,能令人 “ 驩咍嗢噱 ” , “ 慷慨涕泣 ” 。《万里寻兄记》写兄弟的友爱,鞭挞当代帝王 —— 英宗与景皇因 “ 富贵利害,伐性伤恩 ” ,暴露了统治阶级封建道德的虚伪性。他的散文直抒胸臆,不事雕琢、摹拟,而重视内容。他还讥讽 “ 今人无道可载,徒欲激昂于篇章字句之间,组织纫缀以求胜,是空无一物而饰其舟车也 ”( 《陈葵献偶刻诗文序》 ) 。黄宗羲的诗多抒发故国之悲,怀旧之感,如《感旧》云:南都防乱急鸱袅,余亦连章祸自邀。可怪江南营帝业,只为阮氏杀周镳 ! ( 注:见郑大节校刻全祖望选定《南雷诗历》卷一。 )

又如九日《出北门,沿惜字庵至范文清东篱》云:两两三三郭外阡,僧房篱落共连延。高林初带冰霜气,风景俄成惨淡天。如此江山残照下,奈何心事菊花边。不须更觅登高地,只恐登高便泫然。

王夫之 (1619-1692)

字而农,号姜斋,湖南衡阳人。他曾举明朝崇祯乡试。明朝灭亡后,他起兵抗清。瞿式耜推荐他担任桂王行人。他后来辞官归乡,隐居于湖南衡阳石船山专心著述,世称“船山先生”,他是明清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史学家,著有《黄书》、《噩梦》、《姜斋诗话》等一百多种著作。

他在《黄书》、《噩梦》中主张保护种族,抵御侵略;土地应归耕者所有, “ 非王者之所得私 ” 。这些议论从当时社会情况出发,极有现实意义,也体现了他的爱国主义思想。他的诗往往追怀往事,感慨平生,从中透露了一些抗敌救亡的活动和情绪。如《耒阳曹氏江楼》云: “ 韩城公子椎空折,独倚吴钩赋远游 ” ,可能是指他兵败逃亡的事。《小楼雨枕》云: “ 援毫犹记趋南史,誓墓还谁起右军 ” ,则是回忆他追随桂王身边时的事。《续哀雨诗》云:“ 寒烟扑地湿云飞,犹记馀生雪窖归。泥浊水深天险道,北罗南鸟地危机。” 又云:“ 天吝孤臣唯一死,人拚病骨付三尸”,又是他由广西逃归家乡途中艰险情况的追述。而 “ 他日凭收柴市骨 ” 之句,则指瞿式耜在桂林殉国,尚待收葬回籍之事。他在《读指南录》写到: “ 沧波淮海东流水,风雨扬州北固山。鹃血春啼悲蜀鸟,鸡鸣夜乱度秦关。”又云:“沧海金椎终寂寞,汗青犹在泪衣裳 !” 通过对文天祥在镇江逃脱元朝蒙古兵的追捕一事的描写,表示了自己报国未遂、遗恨无穷的感慨。他又有《咏史》六言诗二十七首,无疑的是借史实写“行朝” 时事,广泛地反映了当日各方面情况,语多讽刺(注:如第十首云:“ 元载饥寒扫迹,苏秦车骑迎门。裹马装妻勾当,髑髅血肉乾坤。”)。他论诗“ 以意为主” ,以情景 “妙合无垠”为贵。从他的许多诗篇中可以看出他是在努力贯彻这种写作精神。

(二)明末爱国遗民中因为诗歌闻名于世者,还有归庄、屈大均、杜浚、钱澄之、申涵光、吴嘉纪等。

归庄 (1613-1673)

一名祚明,字玄恭,昆山人。清兵南下,下令剃发,城中士民大哗,归庄趁机鼓动群众,杀死县令,闭城拒守。县城被清兵攻破,被清兵杀死四万人,归庄亡命得脱,穷困以终。他的诗突出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惨祸,如《悲昆山》描写人民惨遭屠杀的情况,同时也揭露敌人的残暴: “ 城陴一旦驰铁骑,街衢十日流膏血。白昼啾啾闻鬼哭,乌鸢蝇蚋食人肉。一二遗黎命如丝,又为伪官迫慑头半秃。 ” 《伤家难》四首也写得非常惨痛。亲朋劝逼他剃了头发,他心情十分痛苦,认为 “ 毁伤贻大辱 ” , “ 苟活不如死 ”( 《断发》 ) 。他在化装成僧人逃亡途中写了《冬日感怀贻山中诸同志》诗,慷慨悲歌,充分表现了他恢复故国的意愿, “ 垄上可能兴大楚,岛中莫便殉田横。 ”“ 豪杰由来须际会,寒灰他日定重然。 ” 坚决反对民族压迫的归庄,相信广大农民会起来反抗,他说: “ 不信江南百万户,锄耰只向陇头耕 ”( 《己丑元日》 ) 。归庄穷得没有土地,反而庆幸自己不要向清政府纳粮,他在《观田家收获》一诗中说: “ 稻香秫熟暮秋天,阡陌纵横万亩连。五载输粮女直国,天全我志独无田。 ” 归庄就是这样随时随地流露出他的民族感情。

屈大均 (1629-1696)

是清初遗民中行辈较晚的诗人,字翁山,广东番禺人。他有强烈的反清情绪,反对剃发垂辫,因而削发为僧。曾作《藏发赋》以寄其故国之思。他认为自己是屈原的后代,对屈原表示崇敬,写有《拜三闾大夫墓》、《题招屈亭》等诗。他常常通过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歌颂来寄托自己的爱国的思想感情,对鲁仲连、荆轲、陈胜、诸葛亮、文天祥等人及其有关古迹都有歌咏,或赞美他们反抗暴秦的事迹,或赞美他们复兴汉朝的事迹。他特别对鲁仲连义不帝秦之举极力歌颂,认为 “ 从来天下士,只在布衣中 ”( 《鲁连台》 ) 。他甚至夸张地说, “ 鲁连如不死,天下岂为秦 ”( 《读史》 ) 。他又歌颂荆轲说: “ 一自悲风生易水,千秋白日贯长虹 ” ,并且极为明显地寓意说: “ 壮士至今犹发指,寇仇长枕报秦戈 ”( 以上《读荆轲传》 ) 。他虽然壮志不遂,未免失望,但他总是不忘故国,十分殷切地盼望恢复。如《经阳江电白边界感赋》有云: “ 中华馀一岛,正朔在重溟。望断黄龙舰,风帆似水萍。 ” 直至康熙二十七年,台湾郑氏久已被清兵消灭,恢复根本绝望,他还发出无限的感慨说: “ 久无王正月,徒有汉遗臣。草野私哀痛,渔樵愧隐沦 ”( 《戊辰元日作》 ) 。从此以后,他也只有走上消极反抗的隐居道路。在称道魏禧的高尚品格的同时,他嘲骂那班不能坚持到底,终于失身事清的人说: “ 邻女窈窕姿,将老犹珠玑 ” , “ 秉节乃不终,媒妁持为市 ”( 《赠魏处士冰叔》 ) 。屈大均的民族意识就是如此坚强。

屈大均诗歌中现实内容丰富,他在《大同感叹》中揭露清统治者的残暴:“花门多暴虐,人命如牛羊。膏血溢溢槽中,马饮毛生光。” 《猛虎行》中把清兵比为 “ 食尽中土肉” 的猛虎。《民谣》也揭露贪污狼藉的赃官:“ 白金乃人肉,黄金乃人膏。使君非豺狼,为政何腥臊。”《菜人哀》反映了那时饥荒卖人肉的惨状。他的诗长于近体,五律尤工,“ 隽妙圆转,一气相生”。如《摄山秋夕》 “ 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松门开积翠,潭水入空明。渐觉天鸡晓,披衣念远征。 ”

杜浚 (1611-1687)

字于皇,湖北黄冈人。他以文章气节自励。孙枝尉将应博学鸿儒之举,作书劝他 “ 毋作两截人 ” 。又称道屈大均是鲁仲连之流,自己的同调,以为 “ 士贵有骨 ” ,鲁仲连 “ 不肯帝秦,是其骨也 ”( 《复屈翁山》 ) 。不肯帝清之意自在言外。他的诗师法杜甫,尤擅长五律。往往借题发挥,多所寄托。如《古树》云: “ 闻道三株树,峥嵘古至今。松知秦历短,柏感汉恩深。用尽风霜力,难移草木心。孤撑休抱恨,苦楝亦成阴。 ” 又有《初闻灯船鼓吹歌》,结语写道: “ 曾听当时煞尾声,又听今朝第一声。 ” 表现了他怀念故国的深厚感情。

钱澄之 (1612-1693)

字饮光,初名秉镫,安徽桐城人。他曾为桂王朝翰林院庶吉士,后归隐田间。其诗五古冲淡闲逸,《田园杂诗》诸作风格颇近似陶渊明;乐府歌行多反映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如《水夫谣》云: “ 水夫住在长江边,年年捉送装兵船。 ”“ 爷娘养汝才得力,送汝出门倚门泣。腐肉已充乌鸢饥,家家犹望水夫归。 ” 还有《催粮行》、《获稻词》、《捉船行》等篇都写得极沉痛。《孤雁篇》、《孤萤篇》、《搏虎行》等篇皆有寄托,有讽刺,与张 ( 籍 ) 王 ( 建 ) 乐府相近。

吴嘉纪 (1618-1684)

号野人,泰州 ( 今江苏泰县 ) 布衣。家居海滨,每遭水患,而 “ 苦吟不辍 ” 。有《决堤诗》描写他 “ 空肠瘦骨当狂澜 ” 的苦况。由于生活穷困,又处在兵祸惨烈的年代,使他体会到人民的痛苦。他的诗具有丰富的现实内容。他长于乐府及五七言古诗,《李家娘》揭露清兵破扬州时屠杀劫掠、惨无人道的暴行,是一篇血泪的控诉。《粮船妇》、《流民船》、《邻翁行》、《海潮叹》、《挽船行》等篇从各方面反映了人民的悲惨命运。他表面上虽不谈国家兴亡大事,但如《谒岳武穆祠》云: “ 河北当年轻与敌,中原今日复谁争 ?” 《赠歌者》云: “ 战马悲笳秋飒然,边关调起绿樽前。一从此曲中原奏,老泪沾衣二十年 !” 而《读荆轲传》更表现了 “ 不平 ” 和 “ 恸哭 ” ,显然他的内心激情是为了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他的诗运思深刻,措词隽洁朴素,不事雕饰,不用典故;乐府诸篇更具有 “ 危苦严冷 ” 、 “ 凄急幽奥 ” 的风格特点。

申涵光 (1619-1677)

字和孟,号凫盟,河北永年人。明朝灭亡后他隐居不出。他的诗多反映当时人民的苦难,如《水涨歌》写天灾的严重,《春雪歌》写苦乐的悬殊,《操舟谣》讽刺驱役民力推挽游船的 “ 使君 ” ,《哀流民》、《插稻谣》控诉剥削阶级的丧绝天良。《插稻谣》末尾写道: “ 累岁年丰无馁,僮婢长大,难以驱使。稻畦干,稻苗死,贫人哭,富人喜。 ” 沉痛、深刻,都是清代乐府诗中少见的作品。

三、入仕诗人

(一)钱谦益和虞山诗派

清初的诗坛上,钱谦益、吴伟业是在明末就有诗名、入清后继续保持着相当影响的诗人,他们和龚鼎孳被称为“江左三大家”。他们的人生经历颇为相似,但诗歌的作风和对诗歌的看法却有显著的区别。在明末清初之际诗歌的分流中,他们各自代表了不同的趋向。

钱谦益(1582—1664)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常熟(江苏)人。

其思想性格复杂,其身即具晚明文人纵诞习气,又在维道德之严肃。本以“清流”自居,却又因热衷功名屡陷政治旋涡,谄事阉党,降清失节。降清后又从事反清活动,力图在传统道德上重建自己的人生价值。此反复无常之尴尬,造成其心理苦涩,又为明遗民所斥责,亦为清王朝所憎厌,其正反映明清之际一些文人矛盾的人生态度。他著作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钱自觉地致力于清诗建设,对明之复古派与反复古派进行尖锐批评,也各有所取。性情、世运、学养三者并举,他主张转益多师,兼采唐宋,广收博取,推陈出新,以补救“七子”公安、竟陵之弊,确立清朝一代诗风。

钱之诗,将唐诗华美之修辞,严整之格律,与宋诗之重理智结合,主张写诗要“有本”即有性情,又有学问。

其代表作是晚年仿照杜甫七律组诗《秋兴八首》并步其韵写作的《后秋兴》大型抒情组诗,全诗有七律13组,每组8首,共104首,命题为《金陵秋兴八首次草堂韵》,简称《后秋兴》,编入《投笔集》。这些诗内容大都与抗清斗争有联系,寄托作者的故国之思。作者经历故国沧桑,中原板荡和身世荣辱的巨变后,感慨万千,凝结为诗,感情强烈而真实。选第13组之二:

海角崖山一线斜,从今也不属中华。更无鱼腹捐躯地,况有龙延冷海槎。

望断关河非汉帜,吹残日月是胡笳。嫦娥老大无归处,独倚银轮哭桂花。

其诗为历来次韵诗所未有,是一种创造性的史诗巨制,显示出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

钱又延引后进,奖掖新人,王士禛,施闰章,宋琬,冯班等人都是由他提携成名,由于其在诗歌领域的重要地位,被称为清诗之开山宗巨。

受其影响,其家乡常熟产生的虞山诗派,主要成员,冯舒、冯班、钱曾、钱陆灿等。其代表人物是冯班(1602——1671)曾师从钱谦益,反对七子、竟陵和严羽,著《钝吟杂录》专摘严羽以禅喻诗之谬。其诗沉丽细密,抒亡国悲痛,出入温、李,婉而多讽。后来的吴乔、赵执信,或继承或私淑冯班诗论,批评王士禛之神韵说。

(二)吴伟业:“梅村体”叙事诗

清初诗坛,吴钱并称,吴才华出众,“梅村体”风行一代。

“梅村体”:指的是清初吴伟业的一种诗体风格。内容上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艺术上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的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以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是脍炙人口的《圆圆曲》、《永和宫词》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吴伟业诗“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

吴伟业(1609——1671)字骏公,号梅村,江苏太仓人。崇祯四年(1631)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左庶子,为复社成员。著有《梅村集》。

吴伟业以唐诗为宗,五七言律具有声律妍秀,华艳动人之风格,而最大贡献在七言歌行。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说:“其中歌行一体,尤所擅长。格律本乎四杰,而情韵为深;叙述类乎香山,而风华为胜。韵协宫商,感均顽艳,一时尤称绝调”。他在继承元、白诗歌的基础上,自成一种具有艺术个性的“梅村体”,吸取白之《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重在叙事,铺以四杰、温、李之情韵,融之明传奇之戏剧性,形成其叙事诗之独特风格,“可备一代诗史”。

其诗往往以人物命运浮沉为线索,叙写实事,映照兴衰,组织结构,设计细节。“梅村体”叙事诗有百首,如《圆圆曲》、《听女道士玉京弹琴歌》、《琵琶行》、《临淮老妓行》、《楚两生行》、《永和宫词》等,把古代叙事诗推到新的高峰,对当时和后来的叙事诗创作起了很大影响作用。

《圆圆曲》写于顺治八年(1651),是其代表作,全诗以陈圆圆和吴三桂悲欢离合曲折经历为线索,反映了明末清初社会的重大变化,着重批判了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而叛国投敌的可耻行径,沦为千古罪人。相传“三桂赍重币求去此诗,吴勿许”,其诗为艺术的实录,故称为“诗史”。

袁枚称:“公集以此体为第一”。赵翼评:“以唐人格调,写目前近事,宗派既正,词藻又丰,不得不推为近代中之大家”。(《瓯北诗话》卷九)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