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老故事之——唐威扬域外一人灭一国

西藏老故事之——

唐威扬域外 一人灭一国

①②

——记唐朝著名外交探险家王玄策

文◎骆志庆

唐王玄策_王玄策 诗_玄策诗句

一、王玄策其人其事

在丝绸之路上,出现过许多名留青史的人物。他们为中外的沟通交流,或者戍边守护国门,做出了巨大的牺牲和贡献。如今能让后人记住的名字,只有出使西域的张骞、经略西域的班超,以及远赴印度取经的唐玄奘等人。唯独三次出使印度,创造了“一人灭一国”的神话,身为大唐外交官的王玄策,在历史上却是籍籍无名。

王玄策是唐朝时期的一名文职官员,却是历史上一位普通而不平凡的外交官。王玄策虽然不是武将,然而历史上却一直流传着,他一个人灭掉一个国家的故事。说起王玄策生平事迹,人们就陌生了很多。近几年,即使红遍网络的游戏故事,人们对王玄策的了解,也仅仅停留在“一人灭一国”的英勇战绩上,不能知其全部。

王玄策出使印度,前后共三次(也有的学者认为是四次)。据考证,王玄策第一次出使印度,是在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回国。当时,王玄策是作为李义表的副使前往印度。在印度期间,曾见到了戒日王,并参观过佛教胜地。就是在这一次,他们还去了伽没路国。所以,其国王派遣使者到大唐请老子像和《道德经》,很想学习中原的道教文化。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作为唐朝的正使,二次出使印度,副使是蒋师仁。当他们到达印度时,戒日王已死,大臣阿罗那顺作乱,并发兵攻击王玄策。王玄策得到吐蕃和尼泊尔的支持,带兵打败阿罗那顺,贞观二十二年(公元648年),把阿罗那顺押回了长安。第三次出使印度,是在唐高宗显庆二年(公元657年),王玄策奉旨到印度去送袈裟,并于显庆五年(660年),在大菩提寺参加为他举行的大法会。王玄策是个佛教信徒,但同时又是大唐政府的使节。他对印度、尼泊尔等地的情况有特殊的观察,回国后写下了《中天竺国行记》(又有《王玄策西国行传》等多种名称)一书,据说有十卷,还有附图三卷。可惜这部具有历史价值的书失传了,现在只能在其他文献中(如《法苑珠林》等),看到一些零星的段落。从这些片段可知,王玄策的记载是相当全面的,涉及到宗教、地理、政法、艺术、民俗等许多方面。这部书虽然失传了,但王玄策作为友好使者,对中印文化的交流,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

王玄策虽然为中印的往来和交流,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在正史上的记载却是语焉不详,不被后人所重视。直到近年,他的事迹才被人传诵,专家学者开始研究。笔者第一次听说王玄策的故事,还是在西藏电视台工作的时候。所在的《在西藏》栏目,曾经做过一期纪录片,专门介绍过王玄策留在吉隆县的摩崖石刻,自然就牵扯出了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笔者当年在翻阅西藏的史书时,也看到过这个故事的记载,所以在创作长篇小说《西藏没有陌生人》时,故意把吉隆县唐(尼)蕃古道上的摩崖石刻,以及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故事写进了小说中。几年前,看过成龙主演一部过的电影《功夫瑜伽》,开篇就提到了王玄策的故事。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发达,王玄策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还被改编成了电子游戏,使一些年轻人爱不释手 。其实,这也是一件好事,让年轻人在打游戏的同时,不但了解到唐朝时期出使人员所经历的艰难困苦,还能激发他们的家国情怀,增强爱国热情。

说起古代的中印交流,人们首先想起的是玄奘,对于这位在《西游记》中被演绎为唐僧的一代高僧,后来者万分敬仰,将其视为中印文化交流和中印交通史上的代表人物。

唐玄奘法师和王玄策是同一时代人,而且都是河南洛阳人,还在同一时期去过印度,都对中国佛教发展做出了贡献,回国后还都写下了游历见闻的书籍。不同的是,玄奘法师的西游属于个人行为,而且还是偷渡,西行活动基本限于取经一项,终其一生,玄奘只到过印度一次;而王玄策的西行,属于政府行为,前后三次到过印度。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的路线是长安—河西走廊—高昌、龟兹诸国—素叶城—康国、安国—印度,称之为北路,基本沿汉代“丝绸之路”而行。王玄策出使印度走的路线,完全不同于玄奘的南路,大致是:长安—西藏—尼泊尔—印度。

有专家学者认为:“王玄策另辟捷径,开拓了从西藏通向印度的路线,他在中印交通史上的地位,并不亚于玄奘。从某些方面讲,甚至远远超过了后者。”

在王玄策出使印度之前,或有商旅在中印之间交往,行经南路,但没有史料予以明确。王玄策所开辟的中印南路,不仅为史料明言,且为后来中印大规模文化、经贸交流,开辟了新的通道。

唐王玄策_王玄策 诗_玄策诗句

二、大唐与西域的关系

唐代以强盛繁荣的国势,奠定了与西域诸国展开密切交往的基础。特别是开元天宝年间,呈现出“万国来朝”的局面。由于安西四镇的设置和经营,使中原与西域诸国间联系畅通,文化交流顺利进行。

当时,唐朝周围分散着很多少数民族,为了有效管理突厥、回纥、靺鞨、铁勒、室韦、契丹等,唐王朝效仿汉代都护府的建制,分别设立了安西、安北、安东、安南、单于、北庭六大都护府。都护府的设立,是唐朝在边疆民族地区设置的特别行政机构,分为大都护府和上都护府。大都护从二品,上都护正三品。都护的职责是“抚慰诸藩,辑宁外寇”,凡对周边民族之“抚慰、征讨、叙功、罚过事宜,皆其所统”。

唐太宗于贞观十四年(640年),在西域设立了西州都护府。同年9月,在交河城设安西都护府。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大都护府,都是唐朝管理碛西的一个军政机构,只是不同时期的名称。其统辖安西四镇,最大管辖范围曾包括天山南北,并至葱岭以西至达波斯。在武则天掌权时期,北庭都护府分立之后,安西都护府分管天山以南的西域地区。

龙朔二年(662年)之后,吐蕃和唐朝反复争夺安西四镇,此处几度易手。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后,大量安西都护府驻军士兵,被调往内地参与平叛,导致安西都护府空虚,吐蕃趁机进兵安西。直到唐德宗贞元六年(790年),安西三镇相继陷落。

安西军最后一镇的龟兹城,联合回鹘汗国两次全歼吐蕃大军。此后,龟兹城以自治势力身份,加入回鹘汗国,但仍然打着大唐的旗号,到回鹘汗国搞分裂。龟兹城于840年,去唐朝旗号重建龟兹国,改信佛教,安西都护府自此终结。

公元七世纪前期,吐蕃年轻的首领松赞干布,统一了青藏高原各部,为了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曾经多次派遣使臣访问长安,被誉为“丝绸南路”的唐蕃古道,由此逐渐形成,成为唐帝国和其他国家之间的交通大道。与此同时,吐蕃和泥婆罗国(今尼泊尔一带)的交流往来,也日益深入。公元639年,吐蕃与泥婆罗和亲,使西藏到尼泊尔的路线也开通了。中印南路的开通,促进了唐朝和印度各国的友好往来和交流。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骆志庆,男,1968年生,陕西省西乡县人,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出版有长篇小说《子午谷》《西藏没有陌生人》等文学作品,长篇小说《风马藏地》即将出版。曾在西藏商报和西藏电视台,从事新闻采编和纪录片的编导工作。走遍了大部分藏区和多条古道,以及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和怒江的源头,被媒体称之为“古道行者”。

往期回顾

玄策诗句_王玄策 诗_唐王玄策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