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举王巩札子:苏轼的好友是谁?

对于苏轼大家应该都不陌生,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也是北宋中期文坛的领袖,在诗、词、文等众多方面都取得了非常高的成就。可与之相比,他的仕途却一波三折。

在元丰三年,也就是1080年时,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被贬,受他牵连的有十多人,其中有一人让苏轼最为亏欠,这个人犯得罪最轻,却被贬得最远,受的罪最重。

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

在这个人离开后,苏轼曾一度不敢给他写信问候,每天都饱受着内心的煎熬。直到这个人被大赦回朝,苏轼再次见到他时,不仅难以克制情感,还为他侍妾的一句“此处心安是吾乡”,写了一整首词,将他们的爱情,以及苏轼对好友的情感流传百世。

相识

在揭秘苏轼的这位好友之前,不得不先提到张方平,他是苏轼和这个人之间的枢纽。

嘉佑元年(公元1056年),苏轼二十岁(虚岁),他和弟弟苏辙一起去成都拜访了张方平,此时的张方平是当地长官,他一见到苏轼兄弟俩就特别开心,觉得他们天资聪颖,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材。

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

在张方平的有意考核苏轼和苏辙两兄弟,想看看他们肚子里有没有墨水,哪曾想,苏轼和苏辙两人对张方平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又不失分寸,让张方平更为欣喜,随即给欧阳修写了一封推荐信。

从此,苏轼视张方平为恩师,经常和他互通信件。巧的是,张方平还是苏轼这位好友的岳父,由此苏轼的这位好友与他的关系更加紧密。

这位好友究竟是谁呢?

在苏轼的一首《辨举王巩札子》中就能找到答案,苏轼在诗词里道“巩与臣世旧,幼小相知,从臣为学”。

苏轼和王巩从小就认识,苏轼还教王巩学识,可以算作是王巩的老师。

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

王巩对苏轼十分崇拜,有了张方平这层关系后,王巩和苏轼的关系更为紧密,二人同在朝为官,经常一个鼻孔出气,你说不上的话,我来替你说。

休沐之时,王巩还会邀请苏轼来家里做客,和他一起畅谈诗词歌赋,请舞姬、歌姬来表演,日子过得非常惬意。

可正因如此,在苏轼遭到灭顶之灾时,王巩也难逃灾祸。

乌台诗案

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一向和苏轼等人不太对付的王安石被宋神宗任命为参知政事,主持变法改革。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

苏轼并不支持变法,在朝堂上屡屡被人挤兑,这让苏轼心中非常不痛快。但变法正在执行,如果强行阻碍只会适得其反,苏轼深知里头的道理,便自己请命去外任。宋神宗有些不悦,但碍于其他官员的劝说,便让苏轼前往杭州担任通判。

在去往杭州的路上,苏轼看到了新政法的诸多弊端,例如,鼓励百姓告密手实法、朝廷放贷的青苗法,都变相地加重了百姓的负担,并没有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就拿手实法来说,在唐宗时,是官府让百姓自己填报加重的田地和财产作为征收税的依据。但在新变法中,除了田地和财产要上报,还要把尺椽寸土,家畜的数量上报,如果有故意隐瞒的,被其他百姓告发之后,告发的百姓将会得到隐瞒人查获资产的三分之一作为奖赏。

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

虽然此举的目的是为了让官府定好田产的中价,让百姓自己估算自家的田产价值是多少,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有些不老实的百姓用举报的方法来获取更多的财产,这让原本就艰难的人家更加困苦。

苏轼将这些问题看在眼里,奈何无法上奏规劝,只得将满腔愤意化作诗词文书吟咏,但此时,王安石已经被罢相,变法的主导人是宋神宗。

天子定的政法就是国策,苏轼这番做法彻底将宋神宗惹怒,他认为是苏轼想要反对皇权,可宋神宗却找不到方法收拾苏轼。

此时,任职以检正中书刑房公事的沈括来到了浙江巡查新法实行的情况,沈括虽然是一个有名的科学家,但他在官场上却是小人做派。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

早在王安石变法之初,王安石就对宋神宗进言“沈括壬(小)人,不可亲近”。奈何,沈括忍辱负重,一心往上爬,最后还是得到了宋神宗的青睐。

如果说王安石是厌恶苏轼,那沈括就是仇视苏轼,他在浙江巡查时,看到了苏轼的诗,随即上呈宋神宗,并添加了注释,说苏轼在背后指责变法,也就是指责宋神宗。

当时,沈括的所作所为都没有刻意的隐藏,因此有人告诉了苏轼,苏轼却认为宋神宗不会相信这种说法,丝毫不在意。

而宋神宗看到沈括上奏的察访报告后,心情十分晦暗,但想到苏轼平时的做派,便甩在一旁不理会。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

可假话说多了,还是会让人心生芥蒂。

沈括的手段低下,但架不住后来人效仿,宋神宗连续五六年收到苏轼指责的诗词,饶是再大度都升出了一股怨气。

但能当皇帝的人肯定不会轻易做决定,直到元丰二年(1079年),苏轼调任湖州知州,他写了《湖州谢上表》,在其中苏轼直白的挑明了自己不喜欢当朝新贵的态度,和对变法的不满。

这一回,让监察百官的御史台接连上奏弹劾苏轼,说他诗中的“陛下知其愚不适时,难以追陪新进”,这句就是在指责宋神宗变法。

宋神宗忍无可忍,当即让人把苏轼押解回京。

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

一时间朝野动荡,和苏轼关系较好的同僚纷纷为他求情,宋神宗怒不可歇地将求情的人通通骂了回去。

眼看宋神宗处置苏轼的心已定,当时的驸马都尉王诜抢先一步,让心腹偷偷去告诉时任南京幕官的苏辙,让他赶紧想办法救苏轼。

苏辙看到密信,气得跺脚,急忙差人去湖州告诉苏轼躲一躲。

而被宋神宗派去抓捕苏轼的皇甫僎(zhuàn)却因儿子生病,在润州多待了半天,恰好让苏轼有时间告假。

皇甫僎带着两个狱卒站在衙门中间,让代理管事的通判祖无颇把苏轼交出来。

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

躲在后面的苏轼看到皇甫僎面露凶相,哪敢轻易地出去。祖无颇思来想去,还是建议苏轼先出去,不然会落得个抗旨的罪名。

苏轼穿戴好官服,祖无颇陪他一同走出去,苏轼注意到两个狱卒的腹部鼓起一块,以为皇甫僎要将他就地正法,于是垂头说道,他惹怒了宋神宗,估计是要死了,希望在死之前让他和家人告别。

闻言,皇甫僎绷起的脸稍稍放松了一点,只说了一句“不止如此”,便要将苏轼绑走。

哪怕祖无颇和其他人劝说,皇甫僎也没有放开苏轼,一路将他押回京,关进大牢。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

御史台把苏轼的诗词作为书面供词,里面提及到的人也全部抓起来审问,从八月审到十一月,苏轼连同他的好友们纷纷被折磨。

当时的御史中丞李定认为苏轼没有真实才学,不能得到宋神宗的青睐后就对宋神宗心生不满,多次写诗讥讽,由于苏轼的诗词流传速度很快,这给宋神宗和新法抹上了一层黑,如此严重的罪行必须斩首。

十二月末,大理寺和审刑院顶住了御史台的压力,央求宋神宗免除苏轼死刑,鉴于当朝很多人都为苏轼求情,有厌恶苏轼的王安石、太皇太后曹氏等等,宋神宗最后只好将苏轼贬为黄州团练副使。

然而这场轰动一时的乌台诗案,苏辙被贬任筠州酒监,驸马王诜削除官爵,其他人都是被罚红铜30-20斤。

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

在被罚的人中,最惨的就是王巩,他是被御史附带处置,发配宾州。

宾州在当时就是蛮荒之地,且从宋真宗开始,被发配到那里的臣子寥寥无几,去到那边或许就再也回不来了。苏轼得知王巩被发配去岭南时,惊讶得说不出话,压根想不到王巩会得到这样的结局。

得知要去宾州的王巩心里也掀起了波澜。

被贬

先前说道,张方平是王巩的岳父,虽然张方平也因为苏轼被罚,但因为他年事已高,只罚了红铜30斤。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

可王巩要去宾州,那他的妻室怎么办呢?要一同去吗?

王巩是被贬职发配,并不是走马上任,他的随行人员肯定是少之又少。王巩的妻子留在了家中照顾老人,而王巩豢养的歌舞伎姬和妾室见王家遭此大难,个个哭得梨花带雨,想要被放出府。

王巩长叹一声气,挥了挥手,便放这些人离开。

等莺莺燕燕散尽,王巩靠在椅背上闭目深思,这时,一碗茶摆在了桌上,王巩睁开眼,看见面前娇柔的女人问道,“你怎么还不走?”

女人名唤“宇文柔奴”,是王巩家中的歌姬,她微微倾身说道,“奴愿陪主去往宾州”。

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

王巩淡然的神色变了变,他姿势不变,语气生疏的问宇文柔奴知不知道宾州是什么地方。

宇文柔奴微微一笑,她将桌上的茶端在手中递给王巩,王巩看了看宇文柔奴,又看了看面前的茶,最后还是接过了那盏茶。

宇文柔奴这才缓缓道来,她知道岭南宾州是蛮荒之地,虫蛇等毒物众多,但她依然要跟王巩一起去。

王巩喝着茶,他想起宇文柔奴的身世。

据宇文柔奴所说,她父亲原本是御医,行医时被人设计入狱,最后含恨而死。母亲因为受不住这种打击卧倒在床,不久后也撒手人寰。幼小的柔奴则被叔叔卖到了京城的行院。

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

行院是只卖艺,柔奴从小聪慧,经历了父母离世后,柔奴更明白以后只能靠自己。她每日刻苦练习技艺,只为有朝一日可以为自己赎身,彻底离开行院。

一次偶然的机会,宇文柔奴遇见了父亲生前的好友陈太医,这才知道陈太医这么多年都在寻找她。

原来当时陈太医得知宇文柔奴家里遭遇变故时,就想要将柔奴带回家,可他去晚了一步,等他到时,柔奴一家早就人去楼空。

这些年以来,陈太医一直以为宇文柔奴离开了京城,不曾想她栖身在行院中。陈太医拿了钱,和行院交涉,给宇文柔奴赎身。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

宇文柔奴非常感激陈太医,可却不知道该怎么报答。陈太医则表示,柔奴可以跟着他学医,以后多救人就是最好的报道。

于是,宇文柔奴便跟在陈太医身边学习医术,她还研究父亲留下的药方,琢磨出更好的药方,很快宇文柔奴就能独立诊治一些小病了。

宇文柔奴虽然不再是歌姬,但她从小练就的技艺却是一绝。

某次出游时,宇文柔奴遇见了才华横溢的王巩,便对他一见钟情,甚至愿意委身做王府里的歌姬,只为了能多见王巩几次。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

王巩收回思绪,朝宇文柔奴伸出了手,宇文柔奴欣喜地握住,王巩心中充满了感激,这是第一个愿意陪他去岭南的人。

岭南之行并不顺利,越靠近宾州,就越能看到民不聊生的场景。王巩只能尽力帮扶,宇文柔奴则偷空去采草药,教当地的百姓如何煮食。

月色铺满了坑洼的道路,王巩在月光下想起了早已前往黄州的苏轼,王巩想,还不知道苏轼如今怎么样了。

正想着,宇文柔奴给王巩披上了一条外袍,仰头遥望悬挂于天际的弦月,轻轻地哼唱了一首曲子,悠悠扬扬的调子围绕着洒落的月光,让王巩的思念越来越重。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

远离故土,远离亲朋好友的愁绪将王巩缠住,王巩又想起了苏轼,从他被判处被贬至今,苏轼都没有写来过一封信,想来是觉得愧疚了。

这个念头一起,王巩不由得笑了笑,他起身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下了给苏轼的一封信,讲了自己一路上的见闻,又提到宇文柔奴的陪伴让他不觉无趣,话里话外都让苏轼不必在意,他如今过的十分自在。

收到信的苏轼终于松了一口气,立刻给王巩回信,专门派人送去,想要赶上王巩乘坐的船,让他不要再等太久。

虽然王巩寄给苏轼的信件没有一封保留于世,但苏轼读完王巩寄来的信后的情感却都记录了下来。

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

这首《王定国诗集叙》讲的就是苏轼读完王巩的信和诗后的所思所想。

苏轼最初认为王巩在经历被贬后应该是充满不满、怨愤的,可王巩写的诗却非常平静、柔和,足以说明王巩的内心是非常强大平和的,这让苏轼十分欢喜。

在王巩被贬的日子里,他经常给苏轼写信,两人通过信件畅谈诗词,直到元丰六年(公元1083年),王巩被赦免了罪行,得以回到汴京。

王巩写信给苏轼告诉他这个好消息,又提到自己会在京城等他回来一聚。

好友相见

苏轼的回归比王巩晚了几年,宋神宗驾崩后,宋哲宗才将苏轼召回。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

王巩得知这个消息后,高兴地合不拢嘴,给苏轼写信要他回来后一定要来家里相聚。

再次见面时,王巩看到苏轼的第一眼就难掩心中激动之情,苏轼看到王巩时,难得湿了眼眶,两人并肩而坐,在风吹树响的庭院里聊天。

此时,柔奴端了茶水进来,苏轼抬头看到柔奴,便让她坐下。柔奴看了下王巩,询问他的意见。

王巩招手让柔奴坐到身边,笑着回答道,“坐吧”。

苏轼起了好奇心,宾州路途遥远,一个大男人去都费劲,更何况一个柔软的女子呢?究竟是什么让柔奴坚持的?但他没有如此直白的发问,只是试探地问道“岭南的水土好不好?”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

柔奴微微一笑,平静地回答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苏轼听了非常激动,夸赞着柔奴又坚定又美貌,还对王巩说道羡慕你呀,而后要写一首词赠给她,于是便有了这首《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首词被流传,王巩和柔奴的爱情也被人传颂。只是在后世的流传中,大家都偏重在最后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用这句来形容对爱情的奔赴。

王定国诗集叙注释_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

王巩和苏轼的友情令人羡慕,王巩和宇文柔奴的爱情令人向往,奈何王巩一生著作仅存于世的只有《甲申杂记》《闻见近录》《随手杂录》,被收录在《四库总目》中。

苏轼曾对王巩说过,“李太白死,世无此乐三百年矣!”由此可见王巩对于苏轼而言是不一样的存在。

只是可惜,王巩和苏轼互通的信件一封未留,关于他和柔奴的故事也只流传于口中。

参考资料:

[1]苏东坡新传 《苏东坡乌台诗案始末》

[2]同舟共进期刊 《忧患共平生,千古各垂名——苏轼与“琢玉郎”王巩》

[3]文史春秋期刊 《此心安处是吾乡——王巩谪居宾州轶事》

[4]百家讲坛诗歌故人心第二部17集系列(1)(2)(3)(4)

[5]百度百科 乌台诗案 苏轼 王巩宇文柔奴

王定国诗集叙字词解释_王定国诗集叙_王定国诗集叙注释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