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推荐)高维生:吉林人,满族

名家经典散文书系_名家散文著作_散文名家经典系书籍有哪些

高维生:吉林人,满族。1962年12月,出生于延边一个山区小镇。当过工人、报纸副刊编辑至今,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读者》签约作家。出版散文集《季节的心事》《俎豆》《东北家谱》《酒神的夜宴》《午夜功课》《蝴蝶为什么尖叫》《哲思妙语》《有一种生活叫品味》《纸上的声音》《把心灵抓在手掌上》《浪漫沈从文》《阅读者》《点燃记忆》《悲情萧红》《一个人在家》《来吧,我的灵魂说》《触摸历史的细节》《才情梁实秋》《郁达夫的孤影流年》《丰子恺的人间情怀》《归去来兮陶渊明》《孤独的八大山人》《朱自清的背影》《味觉谱》《小味道》,诗集《夜的大衣》。主持《文学教育》新作快递,主编“大散文”、“独立文丛”等书系。

从1988年开始,在《散文》《天涯》《作品》《文学界》《作家》《美文》《散文选刊》《青年文学》《中华散文》《民族文学》《百花洲》《都市美文》《长城》《诗选刊》《诗歌月刊》《四川文学》《山东文学》《文艺报》《文学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诗歌,获得各种奖项,诗歌和散文被介绍到韩国、马来西亚等国。

并被选入《21世纪年度散文选·2001散文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008中国优秀儿童文学典藏》(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中国散文年选》《2002中国散文年选》《2003中国散文年选》《百年中国性灵散文》(均为花城出版社)《21世纪中国文学大系—2009年散文年选》(春风文艺出版社)《二十一世纪散文诗排行榜》(百花洲文艺出版社)等多种选本。

名家散文著作_散文名家经典系书籍有哪些_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小味道》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9年版

人类的吃不仅是为了满足生理的需求,更是形而上的驮载文化的品质,于是人们把它贯以美食。一个美字,多了一份浪漫的诗意。饮食唤起集体记忆,或者是个体的联想。

每道菜的背后,有情感的节奏,悲欢离合的人生大戏,从中寻找到历史的踪迹,发现自己走的印迹。回味每个食物的经历,咂摸时间的滋味。菜犹如传记的主人,它的事迹材料摆放在面前。弹掉积落的尘埃,如何在记载的文字中,寻找一丝蛛丝马迹,放在时间的显微镜下,发现漏掉的痕迹。循着这条线索,修复破坏的踪迹。

美食美酒以后,必得赋诗留念,这是中国传统文人的雅兴。正如李渔所说:“食也人传者,”是传神的总结,同时说明人与食物的关系。在饮食文化史上,有许多文人的影子,苏轼、李白、杜甫、袁枚、李渔,从古至今,可以排出长长的队伍。

每一道菜有情感,有自己的个性,它展现不同的地域文化。家常便饭不是一句话说清的,从食中品出滋味,更重要的是它的文化。回味一道菜,如同阅读记忆、经历、寻找,形成特殊的空间,发生文化的化学反应。我们不是为了纯粹的吃,而是在吃中,追溯它的精神价值所在。

《夜的大衣》

中国书籍出版社

2019年版

散文名家经典系书籍有哪些_名家经典散文书系_名家散文著作

诗歌以最激烈的形式,呈现自己的情感,清淡、真诚、偏执。诗歌是他生命燃烧的一种态度,对这个世界的述说。他的诗有着泥土一样的气息,露珠般的清新,没有向世俗浊流妥协,永远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

高维生的诗简练、清淡,体现爱的温暖。每一个字背后的诗意,表达对生活的热爱,深藏着沉重与痛苦,对荒诞的叩问。他通过细节的发现,反思生活。他的诗句不是徒取形式,思想淬火的精神之剑,在暗夜中闪光。他的诗是一株生长大地上的树,抵御平庸的侵袭,歌颂生活和大自然。

散文名家经典系书籍有哪些_名家散文著作_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味觉谱》

译林出版社

2017年版

“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从古至今,生活中离不开吃。我们寻找不是味道的记忆,而是记忆的味道在呼唤我们。除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求外,更多的是找回失去的时光。体验旧时的那人那事,这些是人生珍贵的东西。多年以后,又回到同一个地方,对过去重演一次。一段经历,一段时光,品尝美食的时光,反映曾经的生活。所以喜欢吃的,一定是美好的,那些不美好的,永远不会触碰。食物的形式不重要,而是背后隐含的那些东西。

每一种事物都有复杂性,看似简单的食材,在火的神秘话语中发生化学变化。它们如果是一个词,剖析解开,发现很多的秘密。一道普通的菜,不可能登上大雅之堂,但走进千家万户的餐桌上,给人留下终生的记忆。它是一代代人,摸索出来的经验,一勺油,一块姜,一截葱,一片绿叶,它们搭配一起,创造出味美的踪影。

这些食材,分布天南地北,每一种菜的习性独特,一位好厨师,通过他的操作,赋予新的意义。

一道菜是人的情感展示,吃一种食物,也是新的旅程。食物承载过去,揭示未来。当尝试新的食物,就是开启新的旅程。

《朱自清的背影》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2017年版

名家经典散文书系_名家散文著作_散文名家经典系书籍有哪些

朱自清的文字天然质朴,不是玩弄虚情假意。他永远屈服于事实、历史的环境下。原始的情感,被朱自清储藏在生命中。每当写作时,资源不断地涌出,不可能凭苍白的乱想,编造陈词滥调的故事。每个写作者都在找寻自己的路,形成丰富的精神河流,让生命中的风吹草动遍布河的两岸。

印象中的朱自清,总是中学生课本上的《背影》,这是个沉重的文学符号,一提到他的名字, 自然想到他笔下父亲的背影,很少深入他内心的世界。朱自清是吴越文化滋养大的,他长大外出求学,开始人生的漂泊,一直生活在北方,直至生命的最后时刻。朱自清在两种文化差异中生存,形成独特的文风。

散文名家经典系书籍有哪些_名家散文著作_名家经典散文书系

《悲情萧红》

团结出版社

2013年版

我从写作者的角度,以散文化来描述她,,去感受萧红生命的过程,而不是按编年史的方法,排列她一生的历程.钩沉一些历史中遗忘的往事,加上现代 “味精” 的提味。关于萧红作品研究汗牛充栋的当今,我以个人的解读,回归文学叙述的本身。萧红作品中人物闪现的东西,每一段文字的描写,意象里流淌的苦难的基因,这是我所关注和诠释的。

为一个人写传记,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我不想书章地记录传主一生的经历,而是寻找资料中蕴含的历史和心理的意义......我是一个写作者,对萧红生命中的某一阶段的经历感兴趣,并试图通过一些细节,走进她人生的脉络中。这不是一本研究的专著,也不是有头有尾的传记,我是从自己的感觉和体悟出发,去塑造所理解的人,还原女作家的文学生命,与已逝的灵魂对话,从纸堆里摆脱出来。我不囿于史料的编排,阅读一个经过苦难磨砺人的作品,才懂得笔下小人物的真诚、可爱、深刻,明白故乡的含义。浪迹者在遥远的异乡,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带着强烈的爱与恨,在凄美的回忆之中,记下小城人的生存状态。

• end •

本期编辑 | 芳华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