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红色娘子军》登陆陕西大剧院为盛世华章

金秋十月,芳华再现

原汁原味的红色舞剧

经过岁月的洗礼依旧闪耀如新

带领老一辈回首往昔重拾感动

为年轻人讲述一段不该被忘记的历史

一直以来,中央芭蕾舞团的《红色娘子军》和上海芭蕾舞团的《白毛女》就被称为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的并蒂莲。作为西方芭蕾中国化的典范,这两部剧亦有着“南白北红”的美誉。值此祖国母亲的生日月,两部剧将共同登陆陕西大剧院,为这盛世华章献出深情一舞。

《红色娘子军》|中央芭蕾舞团镇台之宝

对于国人而言,《红色娘子军》不仅是一部出色的芭蕾舞剧,更是巾帼英雄的历史符号、爱国主义的时代传承。对历史的共情我们一直都有,只是需要一个完美的切入点,而《红色娘子军》就是这个完美的由点及面的“点”。

民族芭蕾世纪精品

首演于1964年9月26日的《红色娘子军》是中央芭蕾舞团集体创作的首部大型芭蕾舞剧,该剧讲述了在海岛椰林中一支顽强的“娘子军”为了反抗压迫、夺取胜利而英勇杀敌的“战斗故事”。中芭老一辈艺术家们塑造了“脚穿足尖、头戴军帽”的娘子军形象和跌宕起伏、震撼心灵的故事情节,并以西方的芭蕾舞蹈形式来反映中国文化、体现民族精神与气质。五十年风雨历程,让这部反映中国人民可歌可泣的革命奋斗精神、记载几代艺术家忘我执着的芭蕾传奇,成为了一代代热爱芭蕾艺术的广大观众心中永远的记忆。

东方气韵香远益清

或许总有人会问:“穿越五十多年时空,为什么至今还没有一部作品的影响力能够超越《红色娘子军》?” “当然是因为它有着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芭蕾舞作品的独特性啊!”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不仅加入了很多民族舞和中国古典舞的元素,更破天荒地在舞台上打造了穿足尖鞋的女战士形象,芭蕾舞台上第一次有人拿着枪射击,拿着手榴弹投掷。为了演“兵”像“兵”,演员们还会通过军训等手段观摩、学习。将女兵形象呈现在芭蕾舞台上,这在世界芭蕾舞界是独一无二的。

可以说,《红色娘子军》从题材,音乐,布景,舞蹈动作,故事推进的方式等各方各面全方位创新了西方芭蕾舞,拓宽了传统芭蕾舞的广度,丰富了芭蕾舞的题材。在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奋斗精神的同时,也绽放出一朵中华民族芭蕾艺术之花的独特魅力;它是东西方文化艺术成功融合的典范,也是中华芭蕾创作史上的里程碑。

10月08日-09日,中央芭蕾舞团《红色娘子军》将在陕西大剧院上演,愿这部见证与承载历史的经典,能为一代人找回心中的“芳华”记忆。

《白毛女》|上海芭蕾舞团扛鼎之作

历经小型、中型的创作阶段,大型芭蕾舞剧《白毛女》于1965年“上海之春”完成首演后,引起了全国轰动,期间还以民间文化交流的形式出访多国,刮起一股“芭蕾外交”的旋风,周恩来总理更是先后17次观看过芭蕾舞剧《白毛女》的演出。

跨越半个世纪的经典传承

《白毛女》被誉为西方芭蕾艺术和中国民族风格完美结合的精品,在1994年被评为中华民族20世纪舞蹈经典作品金奖,是中国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也是目前国内演出场次最多的舞剧,演出已达2000余场。

70年来,每一个版本的《白毛女》都承载着时代的深刻寓意,被不同时代的艺术家演绎着。

有研究者称《白毛女》“唱出了一个新中国”,这表现在《白毛女》巨大的社会动员能力与影响力,很多战士正是喊着“为喜儿报仇”“为杨白劳报仇”,冲上了解放战争的战场。

“舞”出中国芭蕾语言

《白毛女》既采用了西方芭蕾舞蹈语汇,又吸收了大量中国古典舞、民间舞、传统戏曲、武术等民族精华,在展现芭蕾脚尖功力特点的同时又注重上肢舞姿的刚健有力,剧中既有“窗花舞”“扎红头绳”喜儿与大春双人舞等富于芭蕾特点的舞蹈,又具有吸收了民族民间舞蹈语汇的“参军舞”“大红枣儿甜又香舞”“红缨枪舞”等。

此外,剧中还加入了高难度舞段。在《白毛女》第七场中,被解救出来的“白毛女”与“大春”相遇,跳了一段独舞来表达内心的悲喜交集,其中就展现了一个极高难度的技巧——连续32个单腿转。

除了情节感人舞姿优美,《白毛女》在音乐上也保留原歌曲中“北风吹”“红头绳”等,还吸收了大量华北地区民歌河北梆子、山西梆子为素材,采用了管弦乐与民族乐器相结合的形式,使舞剧富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感。

10月15日-16日,中国经典芭蕾舞剧《白毛女》将在陕西大剧院上演,让我们一起在“北风那个吹啊,雪花那个飘”中,见证中国芭蕾舞的不朽传奇!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