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参与“造车”的类合资模式

1、华为其实也是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受益者

严格来说,华为车BU是有三条业务线,零部件标品售卖,HI模式提供产品及解决方案服务售卖,智选车,深度参与“造车”的类合资模式(参考上汽与大众的合资上汽大众)。

这三大业务线在设计之初,就是为了分摊成本,而不是简单的赛马。三者共享很大一部分的研发、供应链、营销和市场团队,乃至全集团的其他资源,这样才能在严厉的制裁下,在一个并不是特别合适的时间窗口,进入如此高壁垒的新能源汽车赛道,拼杀智能化的下半场。

国内汽车市场空间大,全球主流外资车企以合资的模式捆绑了部分国企利益,地方又以生产资质为限催生了部分僵尸企业,汽车品牌数量远远大于国内市场应该容纳的品牌数量。

反观美、日、德,除了特斯拉,几乎没有其他成气候的新势力品牌,这是因为固化的汽车集团及其核心供应链,极高的造车壁垒,让资本宁可相信传统车企转型,也不会重金押宝新势力。

以蔚来为例,从2015年成立到现在,累计亏损超过700亿,有这钱资本干啥不好。国内头部的新势力能生长出来,恰恰是借助了部分濒临倒闭的车企过剩产能,才能越过土地、厂房、设备的大几百亿的造车门槛。

华为其实也是国内汽车产能过剩的受益者。否则现在这个时间点造车,真的是太难了。

2、华为最后还是会集中火力主攻智选车模式

华为真正切入汽车赛道就是2018年,但凭借着强大的研发能力,既有的行业积累,快速的迭代出了电机电控、控制域、车机系统等产品。

如果你理解不同产品的售卖模式要有差异,就能看出华为车BU的三大业务线必然同时存在,但是最后想要追求更多利润,维持较高的售价段位,智选车肯定是最合适的选择。

像电机电控这类产品,标品化,产品差异小,几乎没有溢价,利润很薄,华为出研发,管理好供应链,少部分人力投入就可以来起一条业务线养人,慢慢积累技术。这就是其车BU的零部件标品售卖模式存在原因。

再看车身控制域、智能驾驶控制域,这些不是标品就能解决问题点,要面向车企交付,华为就必须以解决方案的模式,铺人力帮助企业做好各部分功能,需要几个摄像头,什么位置,怎么训练数据,这都是靠产研与交付团队堆人的。这类业务可以让人,利润稍高,但是前期投入很大,所以也不是做ICT领域的大厂能看得上的。

智选车模式,从供应链采购,整车定义,营销等方方面面都由华为操盘,承认也好,不承认也罢,这就是国内很多汽车集团的“合资车”模式嘛,小康和华为合作,可以理解为上汽与大众合作。

这和手机这类简单硬件代工模式不同,但这其实是由汽车行业的复杂性决定的,消费者看到上汽大众生产的帕萨特是因为大众,不是因为上汽。

智选车模式,华为才真正的可以通过营销,一些相对独特的技术,获得最高的利润率。长久看,华为集中火力主攻智选车模式是必然,只要起量,就是华为下一个增长曲线。

3、为什么不做20万以下低价车,100万盈利的数字是怎么来的

华为营收巅峰是2019年,达到8500亿,其中消费者业务达到4500亿,主要是靠卖出去的2.4亿部手机,其中荣耀部分贡献约1000亿。

剥离荣耀后,华为要想再创造下一个增长曲线,那必然是2000-3000亿的体量,对应的正是20万以上的单车均价和百万级的销量。

那么这个数字能实现吗?

具体看,现在华为智选车主要是和赛力斯合作的问界车型M5、M7,M5单车均价超过25万,M7单车均价超过30万,年销量在7万左右,预计营收在200亿,乐观估计今年冲冲20万销量也是有戏的。

后续再加上和江淮合作,以及传闻的与奇瑞、江淮、极狐等品牌后续开展智选车业务合作。华为智选车在未来3年很有可能快速的拓展出5家合资车厂,只要每家车厂贡献20万销量,就是100万的总销量。

余大嘴大话说的很多,不过确实很多都实现了。现在看这「不做 20 万以下车型」,卖 100 万台车就能盈利,也是有计划,分步骤在实施了。再回头看2025年实现盈利的目标好像也并不是空中楼阁。

很多人对华为智选车能不能成有怀疑态度,但我判断是能成的。一是我对华为本身战斗力的了解,二是其合作的几家在地方举足轻重的国有汽车企业的份量,哪怕华为目标没完全达到,也有地方政府愿意出来兜底。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