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诗文媒介事件脚本群体间话语偏见及研究意义

【摘 要】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得两金,对于这一国际媒体共同关注的媒介事件,中西方的报道却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本文以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针对媒介事件提出的“竞赛”、“征服”、“加冕”的3C模式和“幻想破灭”、“脱轨”、“冲突”的3D模式为理论依据,对《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三家主流媒体关于叶诗文夺冠的报道进行文本分析,以期了解中西方在报道中的脚本侧重、实现这种侧重的具体方式以及出现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叶诗文 媒介事件 脚本 刻板印象 群体间话语偏见

1.关于本研究

1.1研究缘起及研究意义

中国16岁小将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夺得女子400米个人混合泳冠军,还打破奥运会纪录获得了女子200米混合泳冠军,成为中国游泳队在奥运会历史上独得两金的第一人,然而叶诗文又被西方媒体质疑这样出色的表现与兴奋剂有关。奥运会是各个国家的体育竞技,是成千上万的人们关注的焦点所在,是国际媒体共同关注的“媒介事件”,而关于叶诗文伦敦夺冠的报道,中西方是怎样呈现的呢?

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在1992年提出,那种“对电视的节日性收看,即是关于那些令国人乃至世人屏息驻足的电视直播的历史事件——主要是国家级的事件”[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是“媒介事件”。并且,媒介事件的素材大体可以划分为以英文字母C开头的“竞赛”()、“征服”()、“加冕”()三大类脚本,对于有些游离其中的,可以视为竞争性脚本。3C模式中,“竞赛”脚本是指让势均力敌的个体或团体相互对抗并按严格的规则进行竞争,突出强调竞争双方的抗争性;“征服”脚本是指英雄打破规则,完成艰巨且成就非凡的任务,塑造英雄形象;“加冕”脚本则是一种“仪式”或“庆典”,不断强调其象征意义和官方意义,受众在此脚本中是认同者,宣誓效忠的角色。这三种脚本并非泾渭分明的,而是紧密相连、互有交叉、相互渗透的。

丹尼尔·戴扬通过进一步的思考,于2008年在《超出媒介事件:幻想破灭、脱轨、冲突》一文中提出了以英文字母D开头的3D模式:“幻想破灭”()、“脱轨”()和“冲突”()。3D模式并非叙事类型,而是特定的组织方式和接受形式,“‘幻想破灭’反映当代大众的犬儒,而当媒体将事件组织成暴力事故而非协商的机会时,‘脱轨’和‘冲突’的情况便会出现。”[ [美]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9)]此外,针对媒介事件的3C模式,丹尼尔·戴扬又与时俱进,提出了“抹黑”和“确认”两个附属类型,“抹黑”有可能因为事件本身被视为抹黑,也或者因为“脱轨”和“冲突”后,事件变成“抹黑”;而真相和和解等则可归为“确认”。

事实上,叶诗文伦敦奥运会夺冠事件同时具备了“竞赛”、“征服”、“加冕”三种故事脚本:叶诗文与其他各国选手在奥运会上进行比拼,激发中国以及各国对手的竞争心理,是一种“竞赛”;叶诗文在并非中国传统优势项目的游泳上打破纪录,取得冠军,是对这个体育项目以及人类自身体能极限的“征服”;叶诗文取得这样的成就,也很有可能被社会和媒体“加冕”。因此,对于叶诗文夺冠事件的报道有可能呈现出不同的或者有所侧重的视角和脚本。而叶诗文在夺冠后引发西方媒体的质疑,中国媒体又纷纷对质疑进行澄清和反驳,使得叶诗文奥运会夺冠的事件趋于复杂化,各国媒体报道的组织方式与受众的接受形式也有可能存在不一样的地方。

而对国际新闻的各种“脚本”的呈现,事实上是各国媒体将距离受众较遥远的事件纳入本民族国家视角和话语体系下的一种本地化行为,帮助本国受众确立事件的意义,各国媒体采取或“驯化”或“异端”的原则进行报道,树立我国或被认同,或被视为对立的“他者”的形象。而对中西方报道脚本呈现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中西方在报道中具体是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脚本侧重、了解这种侧重背后的原因以及更好地认识西方世界眼中的我国的形象有着一定的意义,这也是本研究的意义之所在。

1.2研究问题

《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这三家主流媒体对叶诗文伦敦奥运会夺冠事件的报道脚本有无对“竞赛”、“征服”、“加冕”这三种脚本的侧重?

如果有,三家媒体侧重的脚本是什么?这种侧重是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这种脚本侧重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1.3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本文采取文本分析的研究方法,依据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媒介事件的脚本理论对所选取的文本内容进行分析。

由于叶诗文伦敦夺冠事件的报道在其夺冠后持续了整个伦敦奥运会,因此,本文选取的文本是《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在叶诗文第一次夺冠到奥运会结束后一天期间的报道。而伦敦、北京、纽约之间存在时差,因此,所选取文本在具体的日期上会存在一些差异。

在《人民日报》官方网站上以“叶诗文”为关键词,搜索了2012年7月29日到2012年8月14日期间的报道,共搜索到34篇相关报道,经过筛选,剔除掉与事件无关的内容,共有样本29篇,其中新闻19篇,评论10篇。

在《纽约时报》官方网站上以“Ye ”为关键词,搜索了2012年7月29日到2012年8月14日期间的报道,共搜索到10篇相关报道,经过筛选,剔除掉与事件无关的内容,共有样本8篇,其中新闻8篇,评论0篇。

笔者在《泰晤士报》官方网站上以“Ye ”为关键词,搜索了2012年7月28日到2012年8月13日期间的报道,共搜索到24篇相关报道,经过筛选,剔除掉与事件无关的内容,共有样本16篇,其中新闻14篇,评论2篇。

2.《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三家媒体报道的脚本分析

2.1三家媒体报道的脚本侧重

根据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的媒介事件的脚本理论,通过对《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的文本分析,将报道中关于强调叶诗文与其他选手进行竞争的归为“竞赛”脚本,将强调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夺得世界冠军的归为“征服”脚本,将强调社会和媒体对叶诗文进行表彰和赞扬的归为“加冕”脚本,对于媒体怀疑叶诗文与兴奋剂有关系的其他内容等则嵌入此三个脚本中进行具体分析。由此,可以得到如下数据:

(注:单位:篇;小数点省略取整)

可以看出,《人民日报》的更倾向于“征服”和“加冕”的脚本,分别有72%和66%的报道采取了这两种脚本进行报道。《纽约时报》突出采用了“竞赛”和“征服”的脚本,有88%的报道采取了“竞赛”,“征服”的脚本占据了75%。《泰晤士报》则明显倾向于“征服”的脚本,有94%的报道运用了此脚本,而44%的报道采取了“竞赛”的脚本,此外还有一篇报道采取了“加冕”的报道脚本。

2.2三家媒体报道脚本侧重的实现方式——报道内容的弱化与强化

2.2.1共有报道内容的强化与弱化

2.2.1.1人物形象:

2.2.1.2事件报道:

叶诗文2021奥运会_叶诗文奥运夺冠官方解说_奥运会叶诗文夺冠视频

2.2.1.4背景资料:

2.2.2各媒体独有并强化的议题:

2.2.3三家媒体报道脚本侧重的分析

媒体通过强化对自身想要表达的观点有利的内容,弱化或者忽视不利的内容实现脚本的侧重,《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三家媒体都通过对报道内容有选择的强化与弱化实现报道脚本的侧重。

2.2.3.1《人民日报》:强调叶诗文对体育项目的“征服”,对其出色的表现进行“加冕”,然而被西方世界认同的幻想破灭。

《人民日报》着重报道了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取得世界冠军,体现出“征服”的脚本,与此同时,对叶诗文的极力赞扬,进行“加冕”。但是,面对西方媒体强烈且无根据的质疑,之前尤其是北京奥运会以来形成的中国是体育强国、中国文化为世界所接受等幻想破灭了。

《人民日报》通过强调叶诗文艰苦训练、奋勇争先的成长经历,表明其打破世界纪录、赢得世界冠军的不易,还一方面弱化美国教练John 等对叶诗文的怀疑以及中国游泳队90年代的兴奋剂丑闻和李哲思的兴奋剂丑闻,在另一方面,强化叶诗文在面对媒体质疑其与兴奋剂有关时沉着泠静应对的表现、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等一系列权威人士对叶诗文的澄清、西方媒体对自身的批评以及英国《自然》杂志的道歉等表明叶诗文是清白的,表明西方的质疑时偏见与无知的表现,从而强调叶诗文对此体育项目金牌和人类体能极限的“征服”,塑造叶诗文的英雄形象。

《人民日报》还通过强化表彰叶诗文在奥运会表现出色,是中国在此体育项目上的巨大飞跃的报道而对其进行“加冕”,并将叶诗文的成就与中国的国力提升紧密相连,而忽视中国体制上的问题,强化受众在“加冕”脚本中宣誓效忠、维护中心价值的角色。

然而,在报道叶诗文的夺冠过程中,《人民日报》希望制造共识,屡屡对西方世界的强烈质疑进行澄清和反驳。这让中国的受众明显感觉到了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的分歧与冲突,北京奥运会上感受到的那种中国为世界所接受,中国被世界认同的幻想破灭了。西方对个别运动员的不公平的评价和待遇,会使得中国的受众自觉不自觉的将事件上升到中国文化的个体在其他文化中受到的歧视的高度,感受到文明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2.2.3.2《纽约时报》:泳坛新的等级秩序出现,中美在金牌上展开“竞赛”,强调“冲突”。

《纽约时报》对叶诗文的关注往往是与本国运动员的对比过程中展开的,虽然也大量报道叶诗文对世界纪录和金牌的“征服”,但其“竞赛”意味明显。

《纽约时报》以美国运动员为中心,将叶诗文夺冠作为比较的素材,强化叶诗文在最后赛段比菲尔普斯和罗切特游得快,泳坛的新的强弱秩序出现,突出叶诗文是美国运动员的威胁,强调中美在金牌上展开“竞赛”。与此同时,《纽约时报》弱化叶诗文与兴奋剂相关的内容,但是却通常在说明叶诗文未使用兴奋剂后,引用怀疑叶诗文使用兴奋剂的美国教练John 等人的话隐晦的表明立场,还认为媒体对叶诗文的质疑可以理解,很少关注别国媒体的观点。

总体上而言,《纽约时报》以“自我”为中心展开叙述,突出表现“竞赛”的脚本,强调中美之间的“冲突”,而在“征服”脚本的运用上,往往是作为本国运动员的对比资料。

2.2.3.3《泰晤士报》:冲突基调下的叶诗文对世界纪录和金牌的“征服”,通过事件报道的“脱轨”,“抹黑”中国。

《泰晤士报》对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夺取冠军进行了大量的报道,但是充满了质疑的语气,体现出一种冲突的基调。同时,在报道的过程中,报道重心发生转移,出现“脱轨”现象,由庆祝中国选手夺冠变成了抹黑中国在体育上的成就以及中国的体制。

《泰晤士报》强化了关于叶诗文打破世界记录、取得世界冠军的报道,体现了“征服”的脚本;但在同时也通过模糊或抹去英国奥委会主席莫伊尼汉等权威人士的姓名、头衔、职位等弱化为叶诗文澄清和辩护的人士的话,而在另一方面却通过详细介绍怀疑叶的美国教练John 的身份和观点,也即是,叶诗文的成绩不可信,每次有这样的“超女”出现都最终被证实与兴奋剂有关,叶诗文还勾起了之前爱尔兰选手赢得冠军但两年后却因其尿液样本篡改而被禁赛的可怕的回忆等强化这种质疑;还通过弱化《自然》杂志向叶诗文的道歉,并将道歉解释为压力之下的被迫道歉,强化中国游泳队90年代的兴奋剂丑闻和李哲思的兴奋剂丑闻,表示对中国的怀疑和不满都是有理由的。此外,还通过强化叶诗文在训练中艰苦的历程,批判中国的体育体制“将小孩作为原料”,而很少关注中国媒体的观点。

《泰晤士报》在报道的过程中,报道重心由前期的叶诗文夺冠转向中后期的对叶诗文使用兴奋剂的质疑,以及对中国体育体制的批判,在这个过程中,叶诗文在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夺冠似乎已经变成次要的了。《泰晤士报》的报道“脱轨”了,而正是通过这种“脱轨”和冲突的基调,形成了对中国体育成就和体育制度的“抹黑”。

3.出现脚本侧重和报道内容的偏向的原因分析

在叶诗文伦敦奥运会夺冠事件中,很多西方媒体对叶诗文的表现产生了质疑,使得事件复杂化,《人民日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在报道这些事件时,存在着不同的脚本侧重,而在媒介的组织方式和受众的接受形式上也存在一定差异。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偶然发生的现象,然而细细追究下去,却能发现其间有着某些因素在起作用,并非是偶然的。

3.1国家利益冲突

在《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中丹尼尔·戴扬和伊莱休·卡茨指出“许多媒介事件直接向尖锐冲突发话,有的针对长期危机,有的则指向社会内部的深层裂缝,每一种媒介方式所采取的方法又互不相同。比如说,“竞赛”的电视直播——例如奥运会——事实上是政治冲突的一种象征性换位。正如有人所言,电视“竞赛”架构冲突并使之微型化。而“加冕”则要求冲突服从传统和统一的共同象征。”奥运会从来就不是单纯的体育事件,是与各个国家政治、经济等利益问题密切相关的。而虽然有学者认为“作为第四权力的媒体,其所应该坚持的最高公益,应当是符合整个人类文明和进步趋势的,传达普世价值观的‘公益’”[ 王鹂鸣.媒体的最高公益是否国家利益?——以HINI流感及打假报道证明媒体所应坚持的最高公益是普世价值观[J].新闻知识.2009.08],但是在实际的报道中,媒体往往以国家利益为重。因此,在奥运报道上面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国家利益上的冲突。

中国将奥运会视作一种在国际上赢得赞誉、提升国际地位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叶诗文打破世界纪录,赢得了几乎不可能赢得的金牌,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国家形象,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她应该受到英雄的礼遇。因此,《人民日报》倾向于“征服”和“加冕”的脚本,展示其征服困难的英雄形象,展示媒体、社会和国家对其进行“加冕”,以示对国家的效忠,提升国家和民族的荣誉感和自豪感。

游泳是美国体育项目的强项,而中国的叶诗文等选手打破了美国在此项目上的垄断地位,并对其构成有力的冲击,使得美国媒体暗自惊心。《纽约时报》将叶诗文的“征服”作为提醒美国受众中国体育的迅速发展,而运用最多的是“竞争”脚本,强调泳坛秩序的调整、强调中国和美国在金牌上的争夺、强调中美之间在游泳上的“冲突”,表面上看来是强调中国在体育项目上对美国构成的威胁,事实上映射的是对中国迅速崛起的警觉心理。

对英国而言,在游泳项目上缺乏绝对的优势,然而作为东道主的英国看到后起的中国选手叶诗文、孙杨等人对泳坛的冲击,表示讶异之余也存在着复杂的心理,虽然大量报道叶诗文对此体育项目的“征服”,却往往是媒体质疑的注脚,体现了一种冲突的基调。而《泰晤士报》的冲突下的“征服”脚本、通过报道的“脱轨”抹黑中国,事实上也反映了英国对待中国迅速发展的态度,有种意识形态的偏向存在。

3.2刻板印象与群体间话语偏见

刻板印象是李普曼在《公共舆论》中首次提出来的,指的是人们对于某一类人或事物产生的较为固定的简化了的看法,但是刻板印象并不都是正确的,相反,很多时候刻板印象都是与事实不相符合的。在同一社会文化或者群体之中,对自身所属的内群体和非自身所在的外群体的刻板印象往往是相一致的、有一定偏向的,而在跨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各个不同的文化群体之间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群体间的话语偏见。

在西方看来,在游泳这个项目上,美国游泳队一直占据绝对优势,中国游泳队却较弱,而且中国的体制并不透明,还在90年代出现过大规模的兴奋剂丑闻,这种刻板印象的存在让西方媒体面对突然出现的中国游泳队新星感到困惑不解以及警惕,西方媒体感到难以适应甚至难以置信。而为了维护内群体的利益,《纽约时报》通过将叶诗文夺冠的“征服”内容与本国运动员相比较而报道,强调冲突的出现,以警醒美国中国已经对泳坛秩序构成了挑战,《泰晤士报》通过对叶诗文的种种质疑表达出一种冲突的基调,而二者不约而同的忽视了作为外群体的中国媒体的观点,由此产生了《纽约时报》更为倾向于“竞赛”、《泰晤士报》倾向于冲突基调下“征服”的报道脚本。而二者都较少使用“加冕”的脚本,事实上显示了其隐含的意识形态的偏向,因为“加冕”意味着受众对权力核心的效忠,这很难得到与《人民日报》立场不同、意识形态相异的《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的认同。

而中国对叶诗文在伦敦奥运会上的表现则是惊喜以及大加褒奖的,面对西方的种种质疑,则动用“西方对中国存在着敌视以及自大倾向”的刻板印象,不予认可。为了维护内群体的观点和利益,一方面对叶诗文征服世界纪录夺冠、社会对其进行赞扬进行大量报道,另一方面,在引用作为外群体的《纽约时报》和《泰晤士报》的观点时,往往是有选择的进行,也即是凸显西方媒体对西方媒体质疑性报道的批评性评论、西方媒体对叶诗文赞扬的报道内容,谋求外群体的“认可”,从而实现对叶诗文“征服”此体育项目、媒体和社会对其进行“加冕”的强调。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参考文献:

[美]丹尼尔·戴扬.伊莱休·卡茨著,麻争旗译,媒介事件:历史的现场直播[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0年1月第1版

[美]丹尼尔·戴扬,邱林川,陈韬文.“媒介事件”概念的演变[J].传播与社会学刊,2009,总第9期

Dayan,D. Media :,,. : of the New China . 2008

Katz E,,T."No More Peace!":How , and War Have Media [J]. of .2007,(1)

王鹂鸣.媒体的最高公益是否国家利益?——以HINI流感及打假报道证明媒体所应坚持的最高公益是普世价值观[J].新闻知识.2009.08

安平.戴扬、卡茨的新媒介事件研究[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9月,第44卷,第5期

徐琴媛,杨卓颖.简论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偏见——以西方媒体新闻报道为例[J].现代传播.2012年第10期

左登基.媒介事件中幻灭、脱轨与冲突[J].文史月刊.2012年08期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