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题)“五四”时期散文发达的表现及原因

五四”时期散文发达的表现及原因:(可变形为一道简答或者论述题:分析“五四”时期散文发达的表现及原因。)

“五四”时期散文的革故鼎新,如同其他文学形式一样,是相当自觉和彻底的。散文自此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实现了从古代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到“五四”运动的时候,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和诗歌之上。中国文学史上还从来未曾出现过散文创作的如此盛况。“五四”时期散文创作数量之大,文体品种之丰,风格之绚烂多彩,名家之多,都是异常触目的。这时期产生了鲁迅、周作人等散文大家以及冰心、朱自清、郁达夫、林语堂等诸多不同风致的散文名家。散文创作的个性特征与时代特征扩张,以及由此产生的散文内容、形式风格的独创性,无疑是新文学的重要收获。(此为表现)

“五四”时期散文格外发达,甚至成绩超出其他文体,其原因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这是原因)

第一,文体比较自由,散文相对容易掌握,写的人也就比较多。现代文学的第一代作家几乎全都涉足过这个领域,也由于散文一般较简短,一有感触,即可成篇,适合于“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需要,也有利于开展社会批评和文明批评。尤其是杂文,更成为战斗的“阜利通”。

第二,为了向传统文学示威。由于古代文学中散文较发达,新文学若要站住脚,务必打破用白话不能作美文的迷信,因此诸多作家往散文方面努力,也是为了向传统文学示威。

第三,是因为“化传统”化得较好。新文学的小说、诗歌、戏剧形式上较多舶来品,借鉴外国从头做起,自然难一些,而散文小品则与传统保留更多的联系,虽然也取法英国的随笔和其他外国散文的笔调体式,但比起其他文学形式来,散文作家创作时往往更便于也更自觉地从传统散文中寻找创新的根基。特别是那些偏重个人情性的小品文,显然从明人小品中得到过许多借鉴。“化传统”化得好,比较适合民族审美的心理习惯,自然也有利于自身的发展。

一《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

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论,统称杂文。1918年4月《新青年》第4卷第4号起设立“随感录”栏目,专门刊发杂文。还有不少进步报刊的“杂感”、“评坛”、“乱谈”等栏目也发表过很多杂文,各自拥有一批撰稿人,形成颇有声势的杂文创作浪潮。杂文一般短小精悍,易于出手,多在报刊上应时刊发,适合作社会批评的武器,所以先驱者最先广泛使用,又都倾注了探求新的社会理想的激情。杂文是最早显示白话文艺术特质的文体之一,社会影响也就格外大。

最引人注意的还是《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他们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至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可以找出一条发展轨迹。《新青年》上的杂文,大都以随感形式对现实做敏锐的反应,不见得如何缜密漂亮,却是充分体现“五四”的青春精神,而每位作者又都保持着鲜明的个人风格。(蓝字部分可概括为“《新青年》随感录作家群”这一名词解释)

(一)代表作家

李大钊较早发表有《青春》一篇,便发出时代的振聋发聩之音。他的《今》、《新的!旧的!》、《新纪元》等,都迸发着昂扬奔放的改革激情,抒发追求新世界的理想。他还有《政客》、《太上政府》、《宰猪场式的政治》等短小的随感,燃烧着讽刺的火焰。李大钊将宣传鼓动性与散文诗的艺术两相结合,形成他的特色。

陈独秀也是“随感录”文体的开创者之一。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首倡者,他在“五四”初期写的杂文,几乎每发表一篇都有影响,《新青年》、《每周评论》上多有他的充满战斗意气的呼声。

刘半农也是《新青年》里的一个战士,他的《奉答王敬轩先生》、《作揖主义》、《悼“快绝一世の徐树铮将军”》,等等,以及稍后所写的一些论争文章,都坦城爽快,寓庄于谐,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鲁迅是《新青年》作家的主将,又是《语丝》派的坛主之一。中国的现代杂文,基本上是由这两个前后承接的流派开辟的,鲁迅正是这种文体的奠基人。鲁迅又是现代散文诗的鼻祖。早在1919年8月和9月间,他就开始尝试这种以散文体式表现诗意题材的艺术形式。此期间写下的《自言自语》、《古城》等篇什,意境深远而美丽,是现代散文诗最早出现的精品。然而引起文坛普遍注意并长久被视为散文诗经典的作品,还是20年代写的《野草》。而写于1926年的《朝花夕拾》则表现另一种优美余裕的风致。鲁迅不愧为散文巨匠,他对现代散文多种文体的创造都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