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瘦金体与画笔相呼应的结构之法

宋徽宗(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4日),北宋第八代皇帝,姓赵名佶,生于汴京(今开封),是著名的书画家,首创 ”瘦金体“ 。

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书”,是书法史上的一项独创,正如明陶宗仪《书史会要》推崇的那样:“笔法追劲,意度天成,非可以陈迹求也。”仅凭这一方面的成就,赵佶足可列于历史上书家之林。

“扇影已随鸾影去,轻纨留得瘦金书。”

——元柳贯《题宋徽宗扇面诗》

“瘦金书”正与其工笔花鸟画的用笔方法契合,细瘦如筋的长笔画,在首尾处加重提按顿挫,再取黄庭坚中宫紧结四面伸展的结构之法,颇有瘦劲奇崛之妙。

这种瘦筋的字正适合题在他的工笔画上,与画笔相呼应。他作为兼有书法和绘画才能的艺术家,把书法与绘画做了很重要的融汇,开创了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文人书画新局面,并影响后世而绵延于今。

瘦金体的局限性

“瘦金体”可说是书法历史上最具特色的一类,其笔法犀利,形态瘦长,笔画远比其它字体更为细长锋锐,看起来十分俊美,给人一种凌厉的气势,不过这种书法更像是剑走偏锋,而不符合书法主流审美,更主要的是以下三点原因,决定了这门书法的局限性。

1.首先,瘦金体的字体结构非常险峻,越是瘦长的字越难以处理结构,稍微处理不好,看起来就会十分别扭,无法体现出书法的美感,所以瘦金体的入门难度要更高,而且其笔法连贯、干净利索,没有一定的书法功底,根本无法掌握。

2.再者,瘦金体被宋徽宗创出以来,并没有形成主流的书法形态,很多人想学也缺乏学习资料,留下来的真迹很少,不像其他书法大家有章可循,所以不少人想学瘦金体时,却没有好的学习氛围和可以借鉴的资料,慢慢的就成了冷门。

以下是宋徽宗瘦金体欣赏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