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练习题

【答案】①学习成绩优秀:学校一届只在乡镇招十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②生活艰苦:吃干饼咸菜,睡有补丁的被子。③劳动积极:班级勤工俭学的菜地主要是他种菜施肥。④自尊自信:对自己贫穷的家境不自卑,把最苦的农活当快乐;拒绝班级单独分他200元钱;打工时坦然面对同学的询问。⑤阳光时尚:打工挣钱看电影。⑥懂得感恩:请班主任看电影。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选文中“李同学家在农村,是学习里的佼佼者,学校一届只在各乡镇招十名学生,他是其中之一”这一句可以概括出:李同学学习成绩优秀;根据第段的“带足能吃一周的干饼,再带些咸菜,大部分时间都是吃这些,他用的被子上还有补丁”可以概括出:李同学生活艰苦;根据第段的“就算老师不组织去菜地劳动,他也会自己抽空到菜地看一下。施肥的时候,就他一个人干得最卖力气”可以概括出:李同学劳动积极;根据第段的“李同学也拒绝单独分给他的二百元,他说钱是班级的,不应该单独分给他”可以概括出:李同学自尊自信;根据第段的“说我最近给他补习知识竞赛很辛苦,想邀请我一起看一场”可以概括出:李同学懂得感恩;根据第段的“他的青春里没有自卑,也不缺时尚,他把最苦的活当快乐,想看电影,就去打工挣钱”可以概括出:李同学阳光时尚。

例【二十五】(2020·湖南郴州)记叙性文章阅读,完成下列各题。

看你一眼,心生种子

孙道荣

(1)一位朋友,阳台上种满了花草。

(2)朋友的家我没有去过,但那些阳台上的花花草草,我都见过。每天,她都会在朋友圈发一张或一组它们的图片。一朵花打苞了,一颗草籽发芽了,一只蝴蝶飞来了……她都会及时发布,更新。她的朋友圈,就是一处生机盎然的小花园。

(3)每天,都会有很多人点赞,点评。让我怦然心动的是一位朋友的点评:每天在你的朋友圈,看一眼你的阳台,看一眼那些美丽的花花草草,便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

(4)看你一眼,心里便种下一颗种子。多美的经历,多美的感受,多美的种子。

(5)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一颗美美的种子,已经种进了我们的心里--

(6)难得早起,看到草叶上的一滴晨露,它就是一粒种子;

(7)在大街上行走,看到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手里拿着张纸片,走了很远的路,最后,将它投进了路边的垃圾桶里,它就是一粒种子;

(8)斑马线前,有人欲横穿马路,一辆车停下来了,又一辆车停下来了,它就是一粒种子;

(9)前面一位年轻的妈妈,怀抱着孩子,孩子伏在妈妈的肩头,向后张望,我与孩子的眼神撞在了一起,孩子忽然咧嘴冲我笑了笑,它就是一粒种子;

(10)走在我前面的人,推开旋转门,待我也走进去了,才松开手,它就是一粒种子;

(11)抬头看见蓝天,白云,它就是一粒种子;

……

(12)如果稍稍留意,你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太多这样的一刻。你看见了它,你经历了,你融在其中了,你切身感受到了,那么,你的心里,就会种下一粒种子。

(13)没错,生活从不是风花雪月,有很多不如意,甚至悲伤和灾难。艰辛的生活,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挣扎和苦难,视而不见与粉饰太平,都是对生活,也是对自己的不敬和背叛。我们赞美生活,并非因为它总是美好的,艰难、忧伤、痛苦,总是如影相随。我要说的是,纵使人生再艰难,纵使我们的心千疮百孔,也别忘了,空气中还有飞翔的蒲公英,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

(14)打开心扉,那粒种子就会飞进来。

(15)心里有种子了,心才会像一块土地一样,不会荒芜。

(16)一粒种子,未必能发芽;一粒种子,也未必能成为一片姹紫嫣红的花园。没关系,这个世界从不乏这样的种子,总有一粒种子,它飞进了你的心田,并在你最柔软的部分,扎根,发芽,成长。心中这样的种子多起来了,希望和信心,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17)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就算它被埋在了我们心底,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

(18)如果你在庸常的生活中,遇到了怦然心动的一刻,那是一粒种子,不要拒绝它。

(19)如果我看你一眼,心生温暖,亦请不要拒绝,因为,你也是这样一粒种子。

(选自《新民晚报》)

1.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文中“种子”的含义。

【答案】“种子”指的是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词语含义的能力。此题要结合对文章主旨的掌握来理解,注意文中重要语句。由“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可见,“种子”指的是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

2.精读第(5)—(11)段,并在第(11)段后的横线处补写一句。

【答案】示例:给街头乞讨的人一元钱,它就是一粒种子。

【解析】本题考查补写语句的能力。此题答案不统一,可仿照上文的句式,写出生活中带给你美好的一个细节即可。如:扶步履蹒跚的老人过马路,它就是一粒种子。

3.品读第(17)段中的划线句并根据自己的理解做出批注。

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就算它被埋在了我们心底,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

我的批注:

【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表达出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必定能带给人希望和信心,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升华。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语句的能力。从手法上看,“也定然能在某个春天,挣脱一切桎梏”把种子人格化,是拟人手法,具有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从内容上看,“挣脱一切桎梏,冒出动人心魄的嫩芽”写的是心中的种子能使我们的生命获得升华,“希望和信心,就会重新回到我们身边”。

4.读完全文,你明白了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了吗?请你用自己的话概括并结合文章内容说出理由。

【答案】意图:生活中充满了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我们要积极感受和传递,乐观对待生活;这些美好能带给我们希望,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理由:本文以种子比喻生活中给人以美好、希望、信心的人和事,以“生活中有太多这祥的一刻”“那是一粒种子,不要拒绝它”启示读者积极感受和传递这些美好,乐观对待生活。以种子“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为喻,告诉读者这些美好能带给我们希望,使我们的生命得到升华。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文章内容、主旨的能力。此题要在理解全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尤其注意文中的关键语句。由“生活中从不缺乏美,我们看到了,即使什么也没说,即使我们没有文学家的优美辞藻来赞美它,有什么关系?一颗美美的种子,已经种进了我们的心里”“如果我看你一眼,心生温暖,亦请不要拒绝,因为,你也是这样一粒种子”可见,作者希望读者积极感受和传递生活中的美好,多种植美好的“种子”。由“我要说的是,纵使人生再艰难,纵使我们的心千疮百孔,也别忘了,空气中还有飞翔的蒲公英,生活中总有那温暖的一刻,它就是一粒希望的种子”可见,作者告诉读者要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对待人生的艰难。由“心里有种子了,心才会像一块土地一样,不会荒芜”“永远不要小觑了一粒种子的力量,它能穿越寒冬,也能破崖而出”可见,“种子”能带给我们希望,使生命得到升华。据此概括即可。

【名师支招】

考点(一)把握主要内容

命题热点:(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归纳文章主题。(2)理清文章思路,找出文章线索。(3)筛选主要信息,填写部分情节。

解题技巧:

1.概括主要内容:

(1)提炼要素法:通读全文,提炼概括文章的六要素,然后进行合理组织,语言要简洁凝练。

(2)题目扩展法:对题目进行扩展充实。

(3)摘录、增删语句法:引用、整理或增删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点题句、关键句、主旨句、重点段落中心句、议论抒情句。

(4)概括法:(何时)某人(何地)做某事,产生怎样的影响(结果)。

(5)叠加法:分别概括几个段落的主要内容,组合成句。

(6)取主舍次法:抓住重点段落、主要事件内容进行概括。

2.填写部分情节

(1)按照开端(起因)、发展、高潮、结局的过程,理清文章思路,弄清情节的构成。要关注核心事物、核心人物、核心话语,关注作者的情感或行踪等线索,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句,关注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然后用简洁的语言对主要事件进行概括。

(2)明确已给的情节相对应的段落,弄清“空格”相对应的具体段落,然后概括即可。

(3)要填写的情节,要和“空格”前后已给的情节的短语形式、字数一致。

考点(二)概括主题

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通读全文,把握文章内容,明确文中的人物、事件、景物,通过对人物、事件的分析,来探求文章的中心思想;(2)抓住中心句,中心句往往点明了全文或段落叙述的主要内容,抓住了中心句就抓住了内容要点;(3)分析文章的标题。标题常常能作某些交代,或暗示、提示文章体裁,或揭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暗示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意图,对把握文章的主旨有一定的帮助;(4)分析文章的抒情、议论成分。在散文中,作者往往通过议论句或抒情句来表明自己的观点与态度,抓住了这个观点、态度,就能够把握文章的中心;(5)从反复出现的词句或暗示主题的关键词语入手,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

(6)从作者对人物、事件或事物的情感态度入手。

(7)关注文章的开头、结尾段。文章的主旨一般位于段首或段尾。

考点(三)分析记叙线索

1.明确几种常见的线索:

(1)以具体事物或事物的特征为线索。如《羚羊木雕》以“羚羊木雕”为线索贯穿全文;(2)以人物为线索。如《我的母亲》以“母亲”为线索,记叙了母亲对“我”影响较大的几件事;(3)以人物的特征为线索。如《背影》以“父亲的背影”为线索;(4)以某一中心事件为线索。如《散步》以“散步”为线索,展现一家人无限温馨的画面;(5)以时间推移或空间变换为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地点的转换为叙事线索组织材料;(6)以思想感情为线索。如《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不大喜欢——想去看看——赞赏蜜蜂——梦见自己变成一只小蜜蜂。

注意:

(1)有的文章不止有一条线索,线索有主线、副线之分,有明线、暗线之分,如《藤野先生》,除回忆藤野先生这条明线外,本文还有一条内在的线索,就是作者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变化;(2)关注文章标题。有的标题本身就是文章的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3)关注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这些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是为了突出、强调文章的主题,同时也显示了文章的脉络层次;(4)找文中的议论抒情句,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考点(四)掌握表现手法

命题热点:(1)辨识表现手法,分析其作用。(2)分析人物形象。

解题技巧:

1、表现手法。广义的表现手法是指写文章的一切手法,诸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先抑后扬、想象、联想、象征、开门见山、托物言志、设置悬念、借景抒情、抑扬结合、正反对比、侧面烘托、虚实结合、以小见大、运用第二人称抒情、卒章显志、巧设悬念、首尾呼应、铺垫映衬、一线串珠、明线暗线等。作用具体如下:

答题格式】(1)小中见大:本文从我们所熟知的入题,抓住的特点,让我们从平常小事中领悟到深刻的生活道理(或从平常小事中体现出了崇高的思想境界,或从平常小事中表现出美好的精神品质)。

(2)对比:本文巧用对比,把和巧妙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读者很自然地从对比中感觉的变化(或说优劣好坏),从而鲜明地表现出。

(3)象征:本文运用象征的写作手法,抓住了与相似的特点,通过对准确地描写刻画,更好地达到了表现的目的。

(4)巧合:本文巧妙地运用了巧合,,既在读者的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的情理之中,很好地表现了主题,令人读后不免颔首称许。

(5)先抑后扬:本文运用了抑扬之法,作者的本意是,而先,令读者更全面深刻地认识,使所表现的对象更丰满,更鲜明。

(6)衬托:本文运用了衬托之法,用的衬托的,使作者对表现对象的表达意图更明确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7)烘托:本文大量运用环境烘托,把表现对象的心理,放在一个的环境里,更好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8)托物言志: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作者紧紧抓住的特点,精心刻画,从而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理想(或人生观或生活态度或精神品质)。

(9)卒章显志:本文运用了卒章显志的写作手法,层层铺叙,直到最后才突然揭开谜底,点明了的主旨,令人有恍然大悟之感,然后又转入深深的思考。

(10)悬念: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悬念的表现手法,先把抛给读者而又并不说明原因,层层设疑,紧紧地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更好地达到了表达主题的目的。

(11)首尾呼应:文章首尾呼应,使结构、内容更,中心更,从而加深读者印象,引起读者共鸣。

(12)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通过描写的情景,烘托了一种的气氛(或者渲染了一种的氛围),表达了人物的感情(心理)。

(13)虚实结合:更鲜明地刻画人物的性格,凸现事物、景物的特点,更集中地揭示题旨。

考点(五)人称作用

(1)第一人称:能给人亲切、真实的感受,便于直抒胸臆。作者所见所闻的事情能够真实地表现出来。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2)第二人称:表情达意方面,运用第二人称往往便于直抒胸臆,有明确的倾诉对象。可用拟人手法,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3)第三人称:优点在于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能从更多的方面自由地叙述,便于客观描述,但缺少真实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

考点(六)分析人物形象

1.明确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1)正面描写,感知人物形象。即通过对人物的肖像、行为、语言、心理等方面的描写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2)环境描写,明确人物思想。自然环境的描写,有利于渲染气氛、点明背景、烘托人物的内心,对人物起强化作用;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性格及最终结局的外因,结合社会环境分析人物性格,是鉴赏人物形象的重要环节之一。

(3)细节描写,把握人物性格。分析人物形象离不开对细节描写的探究品读,通过对人物传神的细节的品味,准确把握人物的思想性格和内心世界。

(4)侧面描写,补充人物形象。分析侧面描写,有利于对人物形象进行烘托,对人物所处的环境也有所烘托,因此侧面描写对人物形象起到了一定的辅助作用。

【答题格式】句子(段落)运用了的描写方法,描写了(内容),刻画(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品质、精神)。

考点(七)理解标题含义

命题热点(1)理解标题含义,分析标题作用。(2)根据文意拟写标题。(3)辨析段落作用。

解题技巧:

1.理解标题含义。

(1)分析标题的关键字词。就是从理解标题的关键词的本义、字面义入手,联系文章内容,得出标题的深层含义或作用。

(2)分析标题的指代义。标题的指代内容一定在文中。可以结合文章内容、人物特点、作者情感、文章主旨等,提取整合分散在各段的有用信息,归纳为一个短语或一句话。

(3)分析标题的修辞义。有些文章题目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就要先将标题运用的修辞还原后再作分析,从而理解文章标题的含义。

(4)分析标题的双关义。标题含义要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分析。

(5)分析标题的象征义。

2.分析标题作用。

(1)交代文章写作对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2)点明或突出文章主旨;(3)交代行文线索,文章的情节都围绕此展开;(4)运用修辞,形象而又有诗意,更能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5)揭示比喻义、象征义;(6)奠定感情基调;(7)设置悬念,引起读者思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8)点明中心事件(关键人、物),突出人物的形象或品质。

3.拟写标题。

要求:新颖、简洁、凝练、概括、个性,能吸引人的眼球。(有字数限制)

(1)找文章线索,以线索为题;(2)明确中心,以点明中心的短语为题;(3)反复研读开头和结尾,用其关键短语为题;(4)关注反复出现的句子,选择重要短语为题;(5)抓住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以核心人物、核心事件、核心事物为题;(6)把握作者情感,用表达作者情感的短语为题。

考点(八)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1)精确性作用。指词语(主要为动词、形容词)在表达概念上的准确、恰当,修饰、限制作用,补充性词语在表意上的精确、严密等方面的作用。

(2)形象性作用。指词语在写人、叙事、绘景中鲜明、具体、生动传神的作用(包括色彩性、音乐性)等。

(3)情感性作用。指表达喜好、热爱、赞美、颂扬或厌恶、贬损、批判等思想倾向、感情色彩等。注意把握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和双关义。

(4)结构性作用。指词语在全篇(或本段)中的地位和作用。如照应、过渡、伏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兴趣、推动情节发展、总领下文等。

考点(九)赏析语句

(1)从修辞角度赏析。

答题三步:(1)判断采用什么修辞手法;(2)写出该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3)结合具体句子分析含义。(表现了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突出了什么/强调了什么)

【答题格式】这句话运用了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表现了、描写了),表现了(人或事物)的特征,表达了作者(或文中人物)对某某事物的的感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①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化抽象为具体,使人易于理解。

【答题格式】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

②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把写活了,使富有人情味。

③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答题格式】突出了,启发读者联想,给读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④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使语言更有表现力,更有气魄。

【答题格式】句式整齐、音律和谐、气势如虹,表现了,表达了的感情。

⑤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答题格式】给人以音节匀称、音律和谐的美感。

⑥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答题格式】强调了,突出表达了的感情。

⑦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启发读者对进行思考,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⑧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

【答题格式】加强语气,意思是说,表达了的感情。

⑨引用:使内容更真实、准确、深刻、精密。

⑩反语:增加讽刺意味,使表达更深刻,更有力度。

⑪对比:形成强烈反差,加深读者的印象,突出文章的中心。

⑫借代:用相关的事物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能特别突出所要表达的事物的某一特征。

(2)从用词的角度赏析。

【答题格式】“”一词(等词),写出了的特点(情态、过程),表现了的心理,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3)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

(1)议论句:揭示的道理,点明事件的意义或文章的主旨,起到统领全篇,画龙点睛的效果。

(2)抒情句: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引起读者共鸣。

(3)描写句:

①自然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角度,写出了景物的特点,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情感(预示人物的命运,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②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时代特征、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渲染环境气氛,衬托人物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

4.从句式角度赏析。(1)疑问句:吸引读者,制造悬念。(2)设问句:提醒注意,引发思考。(3)反问句:加强语气。(4)感叹句:抒发强烈的感情。

考点(十)分析语言特色

分析语言特色常用的词语有:简洁凝练、生动传神、优美感人、形象动人、清新优美、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富有文采、风趣幽默、感染力强、音韵和谐、节奏感强、典雅、活泼、朴素自然等。

【答题格式】这篇文章语言(自然朴素或生动优美),如“(摘录文章中的相关句子)”,它“”。

注意: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词句中选择。一定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来选用恰当的词语,切莫张冠李戴。

考点(十一)谈看法,诉体会,说启示

1.谈看法。

(1)表达时最好要有标志性语言。可以用“我认为,比如”这样的标志性语言。先用“我认为”言简意赅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再用“比如”“例如”之类的词语,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仅给阅卷老师留下观点鲜明之感,而且给人以条理清楚、论证有力的良好印象。

(2)表达内容要紧跟时代步伐,贴近生活实际。

(3)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4)语言要通顺,表达要流畅。

(2)谈阅读后的体会、体验、启示、见解。要注意观点正确、健康,注意言之有理,一定要用典型事例证明。即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按总分总的顺序答题:(1)指出本文蕴含的思想意义以及你从文中得到的收获、体会、明白的道理,可找出文中能表现作者情感的句子和文章主题的句子回答;(2)结合文中和生活中具体的事例、材料加以举例说明,阐明理由;(3)所以我们应该怎样做。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