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翻译方式及形成方式和形成过程

【摘要】:同其他事物一样,语言在几个世纪间也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国与国之间的交流变得日益广泛和重要,许许多多的概念、事物和文化也在不同国家间传播。国家、地区和社会团体间的广泛交流不仅造就了皮钦语、克里奥尔语这样的混合语言,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借词。英语是世界上最为常用的语言之一,而汉语则拥有着世界上数量最多的使用者。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产物,也是中华文化对英语施加影响的产物。作为一种造词法,借词的产生是一个动态的语言变化过程。有为数不少的中国学者已经就关于英语中汉语借词的各种话题进行了探讨,但是鲜少有研究是从历时语言学即语言变化角度出发的,而历时语言学角度的汉语借词研究必会激发一系列词汇学以及语言变化的思考。从历史语言学的角度来看,词汇化作为语言变化的一种方式,主要见于语言材料进入词库的成词过程中。词汇化作为英语语法体系中的一种语法策略大量出现,然而少有关于该理论直接运用在借词的研究,鉴于此,重现汉语借词进入英语词库的过程就在词汇学的历时研究领域成为一个颇具挑战性、兴味盎然的课题。同时,词汇化的相关理论也有助于对英语中汉语借词形成过程和其在英语中生存现状的理解。本文试图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研究审视,以此为目的,我们依照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翻译方式和形成方式,将其分为三类,分别是音译借词、转译借词以及混合借词。

这种分类方式能够便于我们发现词汇化过程中各个类型词汇的独特之处。对音译借词和转移借词的研究还使用了案例分析,分别以两个在英语语言中颇具活力的借词tea和face为例进行了历时探讨。本文也对比分析了三个类型借词的词汇化程度,据此我们认为其中音译借词的词汇化程度相比转译借词和混合借词而言都是比较高的。此外,在比较借词词汇化程度及的196个案头词典高频汉语借词时,我们还发现借词程度的高低与其在词典中出现的频率呈现正相关,特别是混合借词,其高频词汇率甚至高于音译借词。本论题的研究过程整合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文中作为研究对象的借词全部出自的《英语中的汉语借词》(1988)一文,这篇文章在英语中汉语借词的研究领域具备相当的学术威信。而本文中所使用的例句则全部来自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COCA),语料原汁原味,真实可信。总而言之,借词的成词过程不只是关乎借用外国语词的词形、发音或词义,更重要的是两种语言的相互交融,这是本文写作的落脚点,也是寻求论证的核心观点之一。本文以词汇化角度对英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描述,以期它能够为借词、词汇化、语言变化、英汉翻译及跨文化交际的相关研究作些许前期铺垫。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