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若虚:孤篇压全唐是如何被收录的?

张若虚,第一次听这个名字会有莫名的文艺感在里面,若是将它写下了,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便跃然纸上。

张若虚此人乃是初唐诗人,历史上对他的生平记载非常稀缺,也就造成后人对他的名字不是那么感冒。在《旧唐书》中,张若虚的记载是附加在《贺知章传》后面的,对他的介绍篇幅不长,也就是说他是吴越地区的名士。

到了清代,《全唐诗》提出了一个“吴中四士”的说法,将张若虚编入其中,张若虚流传下来的诗词非常少,一首《代答闺梦还》不算是特别有名,但他的另一首诗《春江花月夜》就不同了。

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_春江花月夜宫体诗_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

《春江花月夜》自民国开始便越来越有名,并且衍生出一种说法,直到今天都被一些人所吹捧——“孤篇压全唐”。

说法溯源

“孤篇压全唐”这句评语的来源,普遍认为是清末学者王闿运先生提出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宫体诗,南北朝时期的梁、陈两朝是宫体诗最为流行的时期。

到唐代张若虚写下《春江花月夜》时,当时并没有引起多大影响,也没有什么典籍收录其中,直到宋朝郭茂倩编撰《乐府诗集》时才将其收录其中,但也只是简单的归纳整理了一下。

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_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_春江花月夜宫体诗

又过了四百年,明嘉靖年间,山东济南出了一位文坛巨擘——李攀龙,他在自己的著作《古今诗删》中收录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由于李攀龙的声望颇高,张若虚的这首诗也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著作将其收录其中。

到晚清王闿运先生时,他与左宗棠、梁启超等人的关系非同小可,他的学生杨度、齐白石在历史上也赫赫有名。

王闿运先生曾在《论唐诗诸家源流》中称赞《春江花月夜》“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后来的“孤篇压全唐”很可能就是从这句话引出的。

春江花月夜宫体诗_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_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

但王闿运先生的本意却并非如此,他的原意为张若虚仅凭借这一首诗便能称为大家,之后的李贺、李商隐、柳永、李清照的诗,都是由宫体诗演变而来的,而宫体诗中技法最高的便是那首《春江花月夜》了。

王闿运先生并没有将这首诗捧到无比尊贵的地位,在他之前这首诗都没有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人们只是将其简单收录罢了。

直到民国时期,闻一多先生写了一篇《宫体诗自赎》,阐述了宫体诗从奢靡低级向高级文艺的转变,他在其中特意提到了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他认为这首诗应该大谈特谈,认为此诗“超越了一切的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_春江花月夜宫体诗_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

加上之后他又补充道:“诗中之诗,顶峰之峰”,后来人称赞《春江花月夜》是“孤篇压全唐”就更有底气了,可闻一多先生自始至终都将它放在宫体诗的范畴中,并没有超越宫体诗的边界。

之所以出现谬误,是因为民国时期中国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很多著名学者在思想上受到极大震荡,将一些言语惯用在自己的思想上,形成了激进的论调,不足为奇。

江上飞霜之景

《春江花月夜》这个题目并不是张若虚设定的,而是从隋炀帝的同名诗中拿取的,光是题目便能拆成五个独立的事物:春天、江水、花朵、皓月、夜晚,这几个事物聚合到一起,会给人形成一个非常完美的画面。

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_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_春江花月夜宫体诗

诗的第一句便描绘出江水与海水发生碰撞而形成富有动感的画面,在翻腾激荡的潮水汇成的海平面上,一轮明月渐渐显出轮廓,在永不停息的海浪声中缓缓升起。

接下来月亮渐渐拂起云雾的面纱,皎白的光芒进入到人们的视线内,使人心旷神怡,波光粼粼,回溯到春天浩荡的江水之上。

紧接着就收回来描写细节上的景物,从春江潮水的大视角,沿着江水拉回到江岸边的细节,江水曲曲折折的流动,兜抱着芳草茂盛的原野,是江河流动之美,是大自然之美。

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_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_春江花月夜宫体诗

天上的明月又将光芒洒在岸边的花林之上,则呈现出另外的景象:“月照花林皆似霰”,月光如霰会给人带来洁白耀眼的视觉效果,皎白的远光无所不在,包围着所有的景物,也包围着整个人,春、江、花、月、夜五种要素都已说齐。

哲学之意

古往今来江边赏月的人很多,天上的明月又是什么时候将月光洒在人们身上的呢?以人与天上的月做对比,就是以恒常与变化的对比。

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的屈原,一千多年前的张若虚,还是如今的我们,人早已不是同一批人,但那轮月亮仍然是同一轮月亮。

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_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_春江花月夜宫体诗

“逝者如斯夫”,但该来的还在来着,这是世间万物的生存规律,要我们每个人都有深刻的认知。张若虚用虚实相结合的写法,没有直接写人,但给人的感觉就是在写人的情欲。

“白云一片去悠悠”,看似不在写人,可正因为有人的离去才引出下面的“青枫浦上不胜愁”。不说一千多年前的古代,就是我们今天也有很多因为工作而分离的夫妻、家人,他们大多是为了生存,远离家乡,远离亲人。

之后张若虚又从大海转回春江,又给一种江水向我们奔涌而来的视角,那些为了生存而在外面流浪打拼的人,心中的孤苦一点都不比家里的人少。

春江花月夜宫体诗_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_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

每一次做梦,都会恍惚回到了家中,水潭边落花飘零,可春天已经过半,自己归乡的日子还遥遥无期。

最后,天上的明月随着时间的变化渐渐向西方偏移,眼看就要落入深潭之中,写的都是走向消极状态的景物,江水流逝,明月西沉。

在全诗收尾的一段,与全诗的开头进行照应,这里的月亮已经隐藏到重重的海雾之中,完全收起了光芒,随着月光的消失,相隔千里的人们仿佛也失去了精神寄托,又回到天各一方不能相见的现实中来。

春江花月夜宫体诗_春江花月夜是宫体诗的救赎吗_宫体诗 春江花月夜

所有在家盼望亲人归来的人,都有着同样忧愁的心情,不知有多少人可以乘着优美的月色回到自己的家中。只得带着无限的离思,将月光的余晖洒在江畔的树林之上:“落月摇情满江树”。

整首诗从景物的变化来突出人物的心情,这是以分离为主角的写景诗,以风景入人情的宫体诗,也因此被后人朗朗上口,成为被无数人喜欢的经典,引起亿万共鸣。

相关阅读

添加新评论